蘇少版七年級美術教案第5課 當一回蔡倫
c、最具有創造性的作品。
(3)相關研究課題
a藝術紙張的審美價值。
b同歷電知識有關的美術課題,與歷史等其他學科相綜合的途徑及方法。
教學資料庫
蔡倫與造紙術蔡倫,字敬仲,湖南郴卅1人,東漢明帝永平末年(公元75年或以前),開始在京城洛陽皇宮里當差。章帝建初年間(公元76~84年),任小黃門(宦官中職務比較低的)。和帝即位(公元89年),升任中常侍,侍從皇帝,參預國家機密大事。后來,兼任尚方令,掌管宮廷御用手工作坊。在蔡倫出生的幾十年前,我國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次起義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統治,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東漢初年到漢和帝時期,農業和手工業都不斷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紙張的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時、蔡倫看到大家寫字很不方便,竹簡和木簡太笨重,絲帛太貴。雖然人們已經能夠用絲綿造紙,但是造紙原料既短缺又較貴,不可能大量生產。于是,他就研究改進造紙的方法。蔡倫很有才學,敦厚慎重,曾多次“直諫皇帝,指出其過失”。后加位尚方令管理宮廷用品的官。在漢和帝年間(公元97年),掌管皇宮用的刀、劍等器械,并監督工匠為皇室制造這些器械。這些器械無不精密、堅固,為后世所效仿。蔡倫經常和工匠們接觸,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術和創造精神,給他研究改進造紙的方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蔡倫總結了前人造紙的經驗,帶領工匠們用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原料來造紙。他們先把樹皮、麻頭、破布和破魚網等東西剪碎或切斷,放在水里浸漬相當時間,再搗爛成漿狀物,經過蒸煮,然后均勻地澆灑在席子或濾網上,放在太陽底下曬干,上面就形成了一層薄片,將薄片揭下來就變成紙了。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紙,體輕質薄,很適合寫字,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xx年),蔡倫把這個重大的成就報告了漢和帝,漢和帝贊揚了他一番。從此,全國各地都開始用這樣的方法造紙。后來他被封為“龍亭侯”(封地在今陜西省洋縣),他組織監制的紙被稱為“蔡侯紙”。永寧二年(公元121年)三月,安帝親政。因蔡倫曾參與害死安帝祖母宋貴人,安帝追究其罪責,蔡倫被迫自殺。蔡倫改進造紙方法的成功,是人類文化史上一件大事。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后來,我國發明的造紙術傳遍了五大洲,大大促進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