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美術圖案花的設計
通過欣賞富有民族特色的農民畫《猴子吹號》,讓學生了解我國是個文明古國,民間藝術的根基深厚,源遠流長。并了解我國民間繪畫的用色特點。
3. 運用電腦,改變《猴子吹號》這幅畫的色調以藍、綠色為主。 ( 圖略 )
提問:色調改變了,畫面的氣氛有沒有變化 ? (2 分鐘 )
利用電腦的優勢,加強直觀感受。通過比較,讓學生感受色彩在繪畫中表現情感的重要性。
4 。展示課本 11 頁色彩搭配的圖片。
提問:同一種顏色在不同色彩的襯托下,給人感覺相同嗎 ? (5 分鐘 )通過回答,提出色彩搭配知識。如:服裝的色彩搭配、家居的色彩搭配等。讓色彩知識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深切認識到掌握色彩知識的重要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5 .展示課本 11 頁不同形狀、筆觸的色塊圖片。
提問:同一種顏色,呈現出不同的形狀、筆觸時給人感覺相同嗎 ? (2 分鐘 )
通過回答,讓學生了解色彩能夠表達情感,而且當它依附的線條、形狀不同時,能夠加強或減弱色彩給人的感受。
6 .欣賞
(1) 欣賞凡•高的《向日葵》
提問:凡•高的畫,用筆、用色都很有特點。他為什么要這樣用呢 ?
講解:色彩作為繪畫表現的手段對人的視覺情感會產生刺激作用。這是由于人在大自然的生活體驗中形成的色彩心理反應。《向日葵》用響亮的黃色和奔放有力的筆觸,把向日葵絢麗的色澤、飽滿的輪廓描繪得淋漓盡致。從畫中,我們會強烈感受到畫家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2) 欣賞康定斯基的《即興二十六號》
提問:你看得懂這幅畫嗎 ?
講解:康定斯基的畫徹底拋棄了描寫性的和讓人產生聯想的繪畫語言,而借用類似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自己某時某刻對周圍世界的感受。用線條、色彩以及不規則的幾何圖形巧妙地安排符合自己心境的畫面,開創了沒有具體物象的抽象畫。 (6 分鐘 )
總結:通過比較、欣賞,我們知道了色彩和筆觸是繪畫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 (1 分鐘 )
簡介荷蘭畫家凡•高的生平及后印象派的特點。簡介俄國畫家康定斯基的繪畫風格。
通過欣賞他們的畫,使學生了解西方美術史中的重要畫派及其代表人物以及不同流派的風格和特點。學會多角度的對美術作品進行賞析,從中了解和感受經典作品的內涵,從而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鑒賞能力。
7 .課堂活動
(1) 播放兩首不同風格樂曲的片段。
第一首: 《豐收鑼鼓》
第二首: 《二泉映月》
引導學生體會這兩首樂曲的主題、意境和節奏。 (8 分鐘 )
提問:如用色彩、筆觸在紙上來表現這兩首樂曲的意境、情緒、節奏,你會如何表現 ? (2 分鐘 )
(2) 布置下節課的活動內容: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表現,讓學生準備。
最后,在優美的音樂聲中下課。 (2 分鐘 )
美 術與音樂、美術與文學的整合。《新課標》指出: “自然和社會有著一些共通的規律和法則,通過跨學科的聯想教學,可以加深對它們的理解,并有助于形成對普遍規律的認識和實踐能力!币曈X藝術、聽覺藝術在 課堂中的巧妙融合,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引導學生多方面去體驗并表達。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