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七年級美術教案第4課 又畫又做又印
導練
(1)印制樹葉。
把收集來的樹葉涂上水粉顏料,再拓印下來,看誰的樹葉最美、最特別。簡便易行的操作能激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2)變化組合(課后拓展)。
把大小各異的花、葉組合成各種造型再拓印。教師可以出示幾種造型提示學生:金魚、瓢蟲、舞蹈動作等。
作業
請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小組特點的題目開始制作。
表現靜物的題目:《漂亮的花瓶》、《餐桌》、《我的自行車》等。表現景物的題目:《美麗的校園》、《春天來了》、《家鄉的變化》等。
(1)畫稿盡量簡練和概括,注意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等形式美要素。
a、花瓶等靜物上要加上點、線的裝飾。
b、線條要有疏密的變化。
c、注意畫面黑白灰層次分明,節奏明快。
(2)制版。
a、分層剪貼、撕貼、鏤刻均可;根據畫面表現的內容,紙、布,樹葉、線可綜合使用,產生豐富的畫面效果。
b、讓學生學會先剪大形,再剪小形,復雜形分開剪制的方法。
c、可以做出特殊肌理:揉皺的紙印出石頭效果,布紋印出粗糙的墻面或屋頂。
(3)上色。
a、要均勻,油印要使用滾筒。
b、水粉可以用鴨嘴筆上色,色要濃厚些,少摻水。
(4)印制。
小技巧:在上色前先把紙均勻打濕,待紙沒有明水、處于半平半濕時即可印制,這樣印制出的畫面著色均勻、效果較好。特別要注意把紙的一端固定,當第一遍印制局部效果不佳時還可再上一次色(墨),直至印制滿意為止。用文具盒平整的底部磨壓簡便易行效果很好。
互評
互相欣賞作業,感受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題材、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說一說從別的小組的制作中你學到了什么?
拓展
把你參與制作的紙版畫復制幾張送給你的爸爸、媽媽,井寫上你對他(她)想說的話。
4、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a、指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b、采取富有情趣的活動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c、合理分組,發揮有效的評價機制。
5、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a、小組分工不細致導致學習效率不高。委派小組長,負責本組事務分工。
b、畫面太繁瑣、雜亂,提醒學生用概括的直線條畫稿•畫面過于簡單,缺乏對事物細致的觀察和真情實感。
c、顏色干濕和印紙水分的控制掌握不好。多印制幾次,通常前兩次印制都會有不足。
6、學習評價建議
學生的評價
通過小組合作,增進了友誼,展現了個性;我基本掌握了紙版畫的印制方法;這節課我學得很輕松,我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下次會努力改進。
大家的評價
畫面中的點、線、面分布是否合理;小組成員能否團結合作、各盡其職;作品是否新穎獨特;能否綜合運用多種材料制版,并體現出天然的美感,是否有成功的體驗;是否珍視他人的意見。
評價方式
方式多樣: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相結合,教師也要向學生征求臺理的建議,以便不斷地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第二課時案例
1、課前準備
教具:教學幻燈片、滾筒、油墨。
學具:卡紙、舊畫報、線團、顏料、鴨嘴筆、剪刀、雙面膠。
2、教學策略
觀察、描述、實踐、展示。
3、教學程序
欣賞感悟
(1)教師打出保羅克利兩幅人物版畫作品《休息》、《自畫像》的幻燈片。
教師:你能感受到畫面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嗎?
哪位同學可以為大家作簡單的描述?
(2)學生交流,互相補充。
睿智的大腦、深邃的目光、精神的短發、休閑的服飾、優雅的動作無不折射出他是一個有思想、有內涵的藝術家。(訓練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