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文化創新教案
2.如何在文化創新中堅持正確的方向,克服錯誤傾向?
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必須把握好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
要對傳統文化超越創新,就意味著突破,意味著創造一種既適應時代要求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質和民族精神的新文化、新文明。在這里,超越創新和批判繼承是相輔相成的,批判繼承是超越創新的基礎。沒有批判繼承,所謂超越創新就是一句空話。反過來,超越創新是批判繼承必然要求,沒有超越創新,所謂批判繼承就毫無意義。所以必須既堅決反對一味推崇外來文化,根本否定傳統文化傾向的民族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全盤西化”論,又高度地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來文化的傳統保守主義、守舊主義、封閉主義。
對我們來說,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于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歷史與現實、東方與西方文化交匯點上,堅持把批判繼承和超越創新辯證地統一起來,既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使之內化為我們民族的主體意識,又從時代的要求出發,賦予它以嶄新的時代意義,使之同時代精神相融合,努力開拓、創造中國特色的新文化。同時還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努力鑄造中華文化的輝煌。
76
(四) 相關資料
守舊主義:對待傳統文化的錯誤傾向之一。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因襲舊的習俗、觀念、制度等,拒絕接受新文化和外來文化。
民族虛無主義:對待傳統文化的錯誤傾向之一。它和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是相關的,是虛無主義在民族問題上的表現,民族虛無主義無視民族特點,抹煞民族差別,否定民族文化傳統和歷史遺產,甚至認為民族是虛構的概念,從根本上否認民族的存在。
三、教學建議
(一) 教學提綱
第五課 文化創新
一、文化創新的源泉和作用
1.不盡的源泉,不竭的動力
(1) 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
(2)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源泉
(3)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
2.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義
(1)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2)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3)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3.呼喚文化創新的時代
(1)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是一個呼喚文化創新的偉大時代
(2) 人民群眾從來就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
(3) 當代中國文化創作者的使命和職責
二、文化創新的途徑
1.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1) 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立足于社會實踐
(2) 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