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走進文化生活教案
2.理論動態
(1) 大眾文化
在概念的運用和理解上,人們往往把大眾文化和大眾的文化加以混同,這是一種不正確的理解。實際上,大眾文化與大眾的文化之間,盡管存在著交叉的關系,但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大眾文化及其特征。究竟什么是大眾文化,它有什么特征,不同的學者在理解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166
有的學者認為,大眾文化是在工業社會中產生,以都市大眾為其消費對象,通過大眾媒介傳播的無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復制的、按照市場規律批量生產的文化產品。有的學者認為,大眾文化也就是商業消費文化,即用于大量消費的,為商業目的“有意迎合大眾口味”而大批量生產的消費品,是“商人雇傭技術人員創造的”。
有的學者認為,大眾文化主要指通過現代工業手段大量復制的以娛樂性為主要特征的大眾文化或“流行文化”,亦指適應大眾文化生活需求、為社會大眾普遍接受并成為社會大眾文化生活中主要的和基本內容的文化。
有的學者認為,大眾文化是一個特定范疇,它主要是指興起于當代都市的,與當代大工業密切相關的,以全球化的現代傳媒(特別是電子傳媒)為介質大批量生產的當代文化形態,是處于消費時代或準消費時代的,由消費意識形態來籌劃、引導大眾的,采取時尚化運作方式的當代文化消費形態。它是現代工業和市場經濟充分發展的產物。
還有的學者認為,大眾文化是一種都市化、商業性、娛樂型的民間文化。它以現代電子傳媒為主要載體,其生產制作者以經濟利益為首要目的,其消費或享受主體是現代都市大眾。
綜合以上關于大眾文化的定義,可以看出,大眾文化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
第一,娛樂性。這是大眾文化的基本前提和特點。作為大眾參與的文化形態,大眾文化的目的就是要贏得大眾喜愛,讓大眾高興,使他們能解除緊張生活帶來的壓抑感,獲得輕松的滿足。
第二,流行性。流行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范圍的廣泛性,二是時間的集中性;大眾文化往往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普及和傳播開來,形成一定的時尚,被人們模仿。
第三,商業性。這是指大眾文化具有由文化產業制作的供公眾消費的商品的屬性。大眾文化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贏利,因而它往往借助大眾傳媒,大批量地對文化產品進行復制,以求得最大的商業利潤。因此,現代大眾文化也被一些西方學者稱為文化工業。
第四,類型性。在大眾文化中,對人物的塑造往往帶有模式化的傾向,都是按照固定的類型“打造”出來的。很多作品是按照明星的自身特點量身定做的,對人物的包裝也追求外形、服裝和化裝造型的個性化,以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接受。
有人認為,所謂大眾文化,就是以大眾傳媒為手段,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運作、旨在使普通大眾獲得感性愉悅的文化形態,包括通俗報刊、暢銷書、流行音樂、影視作品和廣告等。
(2) 我國文化市場的發育及其對文化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