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走進文化生活教案
第二目:“文化生活的‘喜’與‘憂’”。
探究活動一的設計目的:讓學生體會和歸納大眾傳媒對文化生活的影響。觀點一描述了大眾傳媒對文化生活的消極影響,觀點二揭示了大眾傳媒對文化生活的積極影響。但是,這兩種觀點都是片面的。請教師結合這兩種觀點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大眾傳媒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探究活動二意在幫助學生辯證地看待時尚文化,知道并不是任何時尚的東西都具有積極的文化意義,有些時尚的東西往往是披著時尚的外衣宣揚落后甚至是腐朽的文化。因此,在生活中,應該對同學之間的禮尚往來等現象進行具體分析,反對盲目攀比,趕時髦,追求所謂的時尚。
第三目:“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探究活動一的設計目的:讓學生體會“經典”作品和“流行”作品之間的關系。觀點一對流行作品持肯定態度,認為流行文化作品的價值大于經典文化作品的價值,而觀點二則持截然相反的觀點。實際上,這兩種觀點都是片面的。衡量一個文化作品是不是經典作品,主要看它本身的價值,看它的內容是否經受住時代的考驗;而衡量一個文化作品是不是流行作品,主要看它的接受群體是否廣泛,是否在一定時期內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因此,在文化史上,經典作品不一定是流行作品,而流行作品也不一定是經典作品。只有那些經受住時間考驗,為不同時代的人們所普遍喜愛的流行作品,才是真正的經典作品,同樣,只有真正的經典作品,才會具有超越時空的非凡魅力,在社會中持續流行。通過這一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當今文化生活中的各種流行作品,不要盲目趕時髦,而要對流行作品持審慎的態度,選擇那些既流行又能成為經典的文化作品。
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選擇”。
第一目“陽光下的陰影”。
探究活動一的設計目的:引導學生全面了解當前我國文化生活的現狀。通過這段材料,學生可以體會到,當前我國文化生活的主流是積極的健康的,是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的。但同時也應該看到,仍然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思想觀念和文化現象。通過這一活動,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各類文化現象的能力,提高對落后文化觀念和腐朽文化觀念的抵御能力。
探究活動二的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會文化現象的復雜性。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借助各種形式蔓延,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騙性。如果不對它們進行辨別,就容易受到它們的侵蝕。例如,材料中所提到的帶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洋牌匾”、“洋商標”,以及為了搞封建迷信、光宗耀祖而修建廟宇、祠堂等行為,都屬于這類文化現象,需要我們提高自身的辨別能力,識破它們的真面目,以免受到這些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不良影響。
161
第二目“提高眼力,拒絕污染”。
探究活動一的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現實生活中存在著的形形色色的落后文化現象,并對這些現象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落后文化常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但是人們往往對有些落后文化現象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不能自覺地加以改造和剔除。這種現象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我國社會主義社會,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思想意識在某些領域和某些地方還會沉滓泛起,對人們的文化生活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人的科學文化素質相對偏低,對一些落后的文化觀念和思想意識缺乏辨識能力,從而相信一些落后文化。因此,應該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精神,提高辨識落后文化現象的能力,使自己的文化生活更加健康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