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走進文化生活教案
文化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它既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重要運作形式。
所謂文化市場,就是以商品的形式向人們提供文化消費的場所及載體,包括文化商品、文化服務場所及文化信息等。文化市場的要義是文化產品被當作商品來看待,即各種文化產品都要跟一般商品一樣經歷生產、流通、交換和消費等環節,各個環節所需的物質資源的配置,都要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
167
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市場的發育過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市場的出現,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以來的事情,我國現代文化市場的出現,較西方國家晚得多。在過去長期的計劃經濟條件下,各種文化產品雖然也有一定的市場價格,如書刊報紙、電影、文藝演出等,都要花錢買,但嚴格意義上說,過去的這些文化消費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市場。因為,第一,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市場還不是按真正市場機制來運作的;第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各文化產品生產單位,也不是真正的商品生產者,而是國家計劃經濟體系中的文化部門;第三,計劃經濟體制下各種文化產品的價格,既不反映該產品所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也不反映該產品的市場供求情況。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市場,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過程中逐漸發育和完善起來的。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社會主義文化市場體系。
對于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市場的分類,不同的學者之間存在著分歧。有的認為,我國的文化市場主要有六大市場組成,即文藝演出市場、電影市場、文化娛樂市場、圖書報刊市場、音像制品市場、文物及藝術品市場。有的認為可以分為七大市場,即圖書報刊市場、電影發行放映市場、音像制品市場、表演藝術市場、流散文物市場、工藝美術市場、群眾文化市場。有的認為,是由十大市場組成的,即文藝演出市場、電影市場、文化娛樂市場、圖書報刊市場、音像制品市場、文物及藝術品市場、文化旅游市場、文化及信息服務市場、文企商業市場。實際上,文化市場的種類不是凝固不變的,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市場的不斷完善,文化市場的種類將越來越豐富。
文化市場對文化生活的影響。文化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對我國文化生活產生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促進了社會主義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市場提供了發展文化生產的利益推動力;文化市場提供了發展文化生產的競爭壓力;文化市場提供了發展文化生產的創新引力。第二,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文化消費需求。文化市場能夠及時反映群眾文化消費傾向的變化;能夠靈活地滿足群眾多樣性的文化消費需求,能夠有效地保證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實現。文化市場的繁榮,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多樣化的精神文化產品,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消費場所,滿足了不同社會群體對精神文化的多層次的需求。同時,也應該看到,文化市場對我國的文化生活,也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有些文化生產單位和個人,制售散布腐朽思想、頹廢情緒以及傳播封建迷信、渲染色情暴力的東西,或者制售盜版書刊和音像制品,破壞了正常的文化市場秩序,影響了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損害了人們特別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對于這些現象,有關部門都會依法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