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走進文化生活教案
4.學生踐行要求
正確對待文化市場的盲目性和大眾傳媒的商業性對文化生活產生的消極影響,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
第二課時 在文化生活中選擇
1.基本流程圖示
172
2.典型粟例導入
教師可以圍繞“陽光下的陰影”這一目的教學要求,從學生生活中選取富于辨析性的材料。以下材料可作參考。
材料一:火災的啟示
XX年3至4月間,浙江省海寧市人周某、盧某等經過商量以后準備在本市黃灣鎮五豐村二十組原“寄界廟”舊址搭建草棚,從事“拜懺”迷信活動,幾人將此事告知另一當事人陳某,得到了陳某的認可——陳答應草棚建成后由他來主持“拜懺”活動。周某等隨即雇傭當地村民非法搭建了面積約六十平方米的草棚。XX年2月15日早晨,該草棚內聚集了附近前來“拜懺”的六十多名老年婦女,由被告人陳某在草棚內主持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草棚內點燃了多支蠟燭。當“拜懺”活動進行到下午14時許,門外燃燒未盡的紙元寶被風吹到草棚上,引起草棚燃燒并坍塌,造成39人被當場燒死、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4人受傷的嚴重后果。
材料二:境外賭博網絡覬覦中國公民
據了解,在我國周邊地區,一張龐大的境外賭博網絡已經悄然形成。這一網絡原來以東南亞為主,多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到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等地。今天,這張無形的網已經慢慢延伸到中俄、中朝、中韓,甚至中蒙邊境,每年將亞洲國家將近一百四十億美元巨額資金如抽水機般抽走,而這其中相當一部分資金是來自中國的。
3.形成新的理念
本框題主要通過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現象、本質及其社會危害性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在追求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過程中,應提高辨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強抵御其影響的能力。
進行文化選擇的必要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列舉現實生活中各種文化現象,讓學生對這些現象進行思考,辨析哪些現象是健康有益的文化現象,哪些現象是消極有害的文化現象。在此過程中應當避免先人為主、貼標簽的方式,而應當鼓勵學生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教材在探究活動一中通過社會文化生活中的一些落后和腐朽文化
173
現象引入教學內容。在此,我們建議教師可以將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化現象和這些腐朽落后的文化現象一并列出,并要求學生對這些現象進行判斷,分析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從而為下一步的教學進行鋪墊。
關于探究活動一中所列舉的各種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現象,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關注熱點出發進行取合。例如,一些地方以“同姓一家親”為由,通過祭祖、續家譜等方式,串聯、壯大家族勢力,宣揚“三從四德”、“三綱五常”等封建思想觀念,在我國一些相對保守落后、封建家族觀念較重的地區表現得較為突出,而在經濟社會較為發達的地區則表現得并不突出。在探究過程中,請教師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材料,引導學生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