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五課《文化創新》
3.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why:
(1)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傳統文化才能煥發生機、歷久彌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滿活力、日益豐富。
例如:書法藝術的發展(中國書法網)
(2)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
學生活動:請舉例分析文化創新對民族文化繁榮的意義。
例如:共同的文化內涵和心理,增強人們的向心力,如中國戲劇、書法、服飾、飲食
(三)呼喚文化創新的時代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是一個呼喚文化創新的偉大時代
學生活動:“憶一憶”結合前面文化生活的知識,思考為什么在今天特別需要文化創新?
(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交流的擴大;文化在國際競爭中的作用;傳統文化發展的內在需要-困境與突破如相聲)
2.人民群眾從來就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
學生活動:你能舉例分析人民群眾在文化創造中的作用嗎?
例如:古代的《詩經》、南京的老吆喝、民歌、俗語俚語,《金陵晚報》的小說接龍、民間藝術節。
3.當代中國文化創作者的使命和職責
──充分認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意義,關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刻苦鉆研,銳意創新,創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例如:影片《抉擇》反映的時代改革的意義、《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關注民生與需求;采風活動。
學生活動:活動p51材料,分析觀點。
二、文化創新的途徑
學生活動:快速瀏覽p52-54,理清教材的思路,即如何才能實現文化的創新。
(實踐是基礎,縱向是在繼承中發展,橫向是在交流中博采眾長,最好要反對兩個錯誤傾向)
(一)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源泉,所以,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學生活動:活動p52材料+微雕,思考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是什么?
(雕刻藝術的發展是實踐發展、材料發展的結果。實踐發展表現為內容從單純的物、人到事件、活動;另如繪畫藝術的發展其內容與形式都是這樣的)
(二)實現文化創新,需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引〕文化創新從縱向上看就是如何繼承與發展傳統文化
1.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著眼于文化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發展)是文化創新必然經歷的過程
2.文化傳承的注意點
(1)不能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重視文化的繼承
學生活動:why:繼承是發展的前提,沒有繼承文化創新就失去了根基。
例如:以傳統文化中的“孝”、“忠”、“仁”、“愛”等舉例分析繼承的意義。
(2)體現時代精神,是文化創新的重要追求──重視文化的發展
例如: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應試教育思想-素質教育思想;
舞臺劇的創新:如音樂劇《雪狼湖》、音樂話劇《桃花謠》通過女主人公桃花和新四軍文化教員滬生的愛情故事,反映出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人民群眾與人民軍隊的魚水關系。第56屆柏林電影節,由張元執導的《看上去很美》獲得了歐洲電影藝術創新協會頒發的“杰出電影藝術創新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