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求索真理的歷程(實踐)
【舉例】《倫理學》是在人們處理道德關系的活動中獲得的;
《人際關系學》實在人與人交往的活動中獲得的;
《挫折學》是在遇到挫折問題的活動中獲得的;
【舉例】魯班發明鋸子
要全面了解一個人,必須同他交往;
養兒才報父母恩;要懂得節約的道理,必須參加工作、生產;
【課堂探究】p44
a是什么力量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b古代的天文學、力學和科學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探究提示】a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來源,社會實踐的不斷發展不斷推進認識和技術的不斷發展。
b它們是在實踐需要的背景下產生的。
【相關銜接】p44一切知識都是實踐的產物。“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一個人的知識包括直接經驗(在實踐中親自獲得的真實的、可靠的知識)和間接經驗(他人、前人總結實踐經驗寫在書本上的科學知識),它們都是實踐的產物。
【思想教育】智慧是用不盡的財富,知識是穿不破的衣裳;珍惜學習機會,認真學習書本知識(間接經驗)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p44-45
a人們在實踐中不斷遇到的新問題、產生的新要求,推動認識的發展
【舉例】用火:鉆木取火 液化氣取火
【舉例】基于農業和醫療實踐的需要,遺傳工程技術得到發展(雜交、克隆)
b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這些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促進了人類認識的發展 (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密)
【舉例】觀測天體:肉眼-望遠鏡-宇宙飛船-空間站
美國“勇氣號”火星登陸器與火星表面接觸之后,XX年1月17日展開了它的機器手臂,開始了對火星土壤的微觀探測。1月25日,美國的“機遇號”火星探測車在火星成功登陸,于3月2日傳回資料,使人們認識到火星過去曾有豐富的水資源,這個紅色的星球可能存在過生命。
【舉例】檢查身體:胃鏡、彩超、ct
【舉例】顯微鏡、電腦
c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由于實踐的需要,人們經過勞動、職業的教育和訓練,使人的某些能力獲得高度發展。
【舉例】基本功的訓練、多練筆使三字一話和寫作基本功提高
司機辨別方向的能力強
染色工人經過長年累月的實踐,可分辨幾十種不同的黑色
銷售技巧、公關技巧、作戰技巧
【課堂探究】p45是非能夠說清楚嗎?(涉及真理標準問題)
【探究提示】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認識是否正確,需要實踐來檢驗。
因為:一方面,如果不超出認識的范圍,人們無法判定自己的認識是否與客觀事物相符合(認識自己不能判定自己是否正確);另一方面,客觀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認識是否正確。只有實踐將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檢驗主觀認識與客觀事物是否相符合。通過實踐,人們可以把自己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在這一過程中,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