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求索真理的歷程(實踐)
(2)真理都是具體的 p47
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離開一定的歷史范疇,不顧歷史的變化,不顧過程的推移,真理也會變成謬誤。
【舉例】毛澤東在中國人民身受三座大山壓迫時,提出“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這里所說的“造反有理”是指“人們要求解放是有道理的”,它是真理,是正確的。然而,20世紀60 年代的和平時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的大旗,要造人民政權的反,造社會主義的反,這樣的認識就是謬誤,是反動的。
(3)真理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
真理與謬誤是一對矛盾,它們往往相伴而行。新的真理不是一開始就得到理解和承認,新的真理往往為錯誤的、傳統的觀念、偏見、習慣勢力所不容,有時反而被當作謬誤遭到反對。
【舉例】伽利略塔斜實驗被視為瘋子;哥白尼的日心說被視為異端邪說;
【舉例】牛痘接種
英國鄉村醫生詹納行醫期間發現,感染過牛痘病毒的擠奶婦對天花免疫,連續多年觀察和試驗。1796年5月4日他給一個八歲男孩接種牛痘成功,當時人們將信將疑,教會則攻擊他,造謠說那個接種牛痘的孩子臉上長出了牛毛、眼睛象牛公,連咳嗽的聲音也如同牛叫一樣,他連續收到許多誹謗信和恐嚇信。他說:“我好像乘著一只小船,快要到岸了,卻受著暴風雨的襲擊”。風雨過后才見彩虹。后來,牛痘接種法推廣開來,英國政府承認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去世后,人們為他立碑塑像,碑銘上寫著:“向母親、孩子、人民的英雄致敬!”
(4)正確對待錯誤
人們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出現錯誤總是難免的,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失敗乃成功之母,正確對待錯誤。(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
【名言】p48毛澤東
【思想教育】避免犯錯誤、正確對待錯誤、及時改正錯誤(反對無所謂、自卑破罐子破摔)
3、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1)認識具有反復性-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兩次飛躍)
人們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認識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
a認識主體的限制:實踐水平、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
從認識的主體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還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
【舉例】對月球的認識(實踐水平)
遠古時代――人們較為準確的記錄它的視運動,但當時錯誤地把月亮看成是自己會發光的星體,月亮里的陰影被看成某種動植物。
我國秦漢時期――科學家指出,月亮本身不發光,只能發射月光。
16世紀――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新說,認識到月亮是地球的一顆衛星。
17世紀――伽利略第一次用望遠鏡觀察月亮,弄清月亮的陰影是環形山。
后來――人們根據觀察和計算大致描述了月亮的質量和直徑等。
1969年7月21日――美國阿波羅飛船登上月球,看清了月球的真面目,并在月球表面采回了巖石的標本進行物理化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