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文化創新的途徑 教案
(1)文化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創新的重要基礎
多媒體課件展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圖片
師:林則徐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對于文化來說也是如此,這說明什么?
生:在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這就需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熔鑄百家的氣魄、科學分析的態度。不同文化之間,有差異就難免有矛盾、有競爭,但文化差異不應該成為文化交流的障礙,文化競爭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鑒,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創新的成果。
(2)、在文化 交流、借鑒與融合的過程中,必須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成果。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請大家結合教材第54頁探究問題,討論回答:
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特色的文化好似各種不同的美食,經過人們的調制,最終帶有新的風味、新的特質。多種創新的方式,不僅表現在思想、理論的發展上,也表現在文學藝術形式的變遷中。
對此,你能提供一個事例加以說明嗎?
生:能。比如,我國唐朝時,日本派了大批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長安街頭常常可以見到日本留學生的身影.這些人學成以后回到日本,把大唐文化帶到日本.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國,日本的“和服”起源于唐裝.特別是日本文字,使用中國漢字或漢字偏旁部首作為片假名,記錄日本語言.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又向西歐國家學習,引進外國文化,使日本經濟日益強盛.但這里,日本對外國文化不是全盤吸收,是取長補短,把外國文化融匯到自己的文化中.
師:同學們分析很好,那么我們面向世界,博采眾長的時候應該堅持什么原則呢?(結合教材)
生: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因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競爭力,都需要保持文化土壤,不斷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創新。
(3)、在學習和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時,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對待外來文化的基本原則
[合作探究]
師:下面我們一起賞析音樂:《梁祝》主題精彩片段(1分11秒),
(共同探討)1、中國傳統樂曲加入西洋樂器演奏對效果有何影響?
2、如何看待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融合、 創新?
師:中國傳統樂曲加入西洋樂器演奏對效果有何影響?
生1:突出音樂個性,使中國傳統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充分展現出西洋樂曲的豐富表現力。
生2:中國民族戲曲曲調運用西洋交響樂曲的演奏形式,把《梁祝》主題旋律加以創新,充分展示中華民族文化加以繼承和發展,成為通過文化交融實現文化創新的藝術典范。
師:如何看待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融合、創新?
生1:首先,文化創新離不開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要以此為基礎,不能離開傳統,空談文化創新。一個國家或民族,如果漠視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其民族文化的創新,也就失去了根基;又要以世界優秀文化為營養,充分吸收外國文化的有益面果。
生2:文化創新要體現時代精神,社會實戰的發展帶來了經濟、政治、文化各個生活領域的變化,要求文化體現新的時代精神。
生3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開展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以發展本民族文化。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是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要求我們“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