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1
答案 (1)出乎意料,表現(xiàn)出獲獎后的激動心情。
(2)當年的七星劍蘊含著濃濃的母愛之情,母親已經去世,任何寶劍都不能代表母愛了;表現(xiàn)了對母親的思念
以及不能與母親相伴的遺憾之情。
3.末段作者回憶母親被遺棄這一細節(jié)有何作用?
答:
答案 ①說明母親命運多舛,生活磨難多。②“我”是母親惟一的寄托、安慰和希望,為前文母親珍惜七星劍
作補充說明。③反襯出母親對“我”的愛。④體現(xiàn)出“我”對母親的深深思念之情。
4.請簡要分析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答:
答案 文章從作者在西安游玩見到有寶劍出售引出對七星劍的回憶,接著說明七星劍的來歷,然后寫母親對七
星劍的珍愛,最后表達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全文以“七星劍”為線索,敘述故事、表達情感。
十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蒙古長調
巴音博羅
①聽蒙古長調就像站在夏季遼闊無邊的草原上,穹廬似野,青草波及心靈,羊群儼然天外使者,到人間布施福音……唱歌的人有福了,而傾聽者的眼睛亮如星辰。聽蒙古長調又猶如在靜靜長夜,風空空地掠過飄浮不定的牧村,瓦罐里的奶茶飄出濃郁的香氣,這時候誰小心翼翼擦亮一根火柴,照亮了蒙古刀鞘上鑲嵌的寶石。當然,你也會看到烈酒辣過喉嚨時漢子們臉上的酡紅,他們會把酒苗直接栽到胃里,看著它生根發(fā)芽,慢慢長成大樹。你也會看到姑娘們腮邊的薩仁花,以及土地一樣寬厚仁慈的老額吉手邊的那盞馬燈……
②也許我的天性中與蒙古人有著非常相近的質地吧,作為女真人的后裔,聽蒙古長調仿佛回了一趟遠及天際的故鄉(xiāng),那種撲面而來的親切感就像祖父活著時將寬溫的手掌安放在幼時我的脊背上。草場,篝火,瓦罐,敖包山,牧鞭上的日子,牧羊女用力抖開的長長的綠腰帶。蒙古人騎在馬上的姿勢非常動人,好像帆船在海浪上起伏。蒙古人瞇著眼瞼的瞭望也異常讓人著迷,望與不望的模樣都酷似氣度不凡的王者。特別是蒙古摔跤手在得勝或比試前跳的那種山搖地動的步子,搖搖擺擺,得意忘形而又威風凜凜,真神力無比的勇士也。
③80年代,我在油畫家韋爾申的作品里,第一次吃驚于蒙古男人那富于特點的典型臉形——細眼長面,剛毅仁厚。我當然知曉血統(tǒng)和遺傳基因的作用,但蒙古人骨子里那種與生俱來的豪放曠達而又略帶憂郁的性情卻是后天的養(yǎng)育和凝聚,像勒勒車深深的轍痕。
④我的朋友——散文家鮑爾吉•原野在其文章里曾提出聆聽蒙古民歌的三重境界:剛剛聽到蒙古民歌的人,聽出的是悠遠,是第一樓臺;聽出蒙古民歌的蒼涼悲抑,乃第二樓臺;而進入第三重境界,才會聽見蒙古人那綢子一樣柔軟的心腸。他還說:“長調,像族人在背上的行囊中裝進盡可能多的什物,又像是魔術師從口袋中拽出無窮盡的彩帶。”他說得極是。但蒙古長調肯定與傳統(tǒng)的中國審美觀不同,它既不是拿腔作勢的戲曲舞臺上的拖腔,也非詠花弄月才子佳人式的吟哦。它是原始的,荒涼的,遼闊的,雄奇的,且又帶有某種神秘色調的質樸的詠唱——內心劇烈涌動而出口成歌時又分外委婉無言,仿佛無話可說,只有千年萬載的佇望,只有徹頭徹尾的沉醉,只有長歌當哭的感念……那蒙古民族的游牧史、征戰(zhàn)史和遷徙史又如長河落日的悲壯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