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1
答案 “雙重標準”是指對外國人的作品,用藝術或科學的標準來審評;而對中國人的作品,則用道德的標準來審評。作者認為國人對外國作品所用的“標準”是正確的,但對于對中國作品卻以“道德”為界限作為標準是持否定態度的,認為這對文化事業的發展很是不利。
4.“在中國做知識分子,有一種傳統的模式”和“說到知識分子的職責,我認為還有一種傳統可循”中的“傳統”
內涵一樣嗎?為什么?
答:
答案 不一樣。前者是指中國知識分子自己先去做個循規蹈矩的人,再去管別人。這只能產生極沉重的傳統,無數的聰明才智不能有所創造,只能被白白消磨掉。后者是指面向未來,去開拓創造,跳出前人的“手掌心”而取得成就。
5.從下列角度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
(1)向沒有讀過本文的人概括介紹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2)本文有大量引用事例的地方,請任選三個說明它們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3)分析本文開篇與結尾的特點
答:
答案 (1)王小波在《跳出手掌心》這篇文章中,從c.p.斯諾的《兩種文化》引出了關于科學文化與文學文化的評價標準的話題。作者認為,中國人在作品評價中有兩個標準,對外國作品用科學或藝術的標準給予評價,對中國作品則用道德標準給予評價。而作者認為,認真地評價藝術時,所用的標準和科學上的標準有共通之處,那就是不依據現世的利害得失,只論其對不對(科學)、美不美(藝術)。同時,作者批判了中國傳統模式的知識分子,認為這樣的知識分子只能使一些知識在其中循環,并未產生一種面向未來、超越人類的文化,只產生了一個極沉重的傳統,無數的聰明才智被白白消磨掉。從而向中國知識分子提出了要跳出傳統的“手掌心”,要面向未來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