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1
⑧過去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是很帶有樸化韻味的。時代的進展,使我們所見到的都變得比以前漂亮和精細。殘垣斷壁的古宅換成了高樓大廈,長衫對襟也剪裁成了時髦短裝,再如家居用具,葫蘆瓢、蓑衣、木桶,無不換成了鋁合金或塑料制品。變化最多的當屬人的形象、人的神情。前不久我特地坐下來,再看一遍黑白影片《雞毛信》。我并不注重海娃送信的艱辛過程,而是沉浸在那土得掉渣的陜北背景里——那滿是溝壑的黃土高坡、愣頭愣腦的群羊,還有黑不溜秋的老棉襖。那時節,人的舉止、表情,都是那么的樸素實在,拙得有味,土得深厚。這些情景,總是讓人想起真實無華的泥土,沒有一丁點兒文飾。后來,我又看了幾部重拍片,黑白換成了彩色,演員隊伍也換了另一撥,主要角色漂亮多了,動作也表演似的,眉宇間巧多于拙,那種能表現苦難、風霜的背景如風飄散。在我看來,拍出一些沒有時代特征的片子來,讓人眼睛看著,情感卻無從附著。
⑨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狀態展開,使人面向電腦,面向新奇繁雜的信息。可是,閑散下來,還是會感到傳統的人格心理在變與不變、新與舊之間,有回味不變和陳舊的成分。那歷史的神髓、底蘊亦如天地蒼冥中來去的飛鴻,究竟難以付之提挈和把捉了,只是常常泛起,成為一種最親近和深沉的感懷。即便是很尋常的鄉間古渡,也概莫能外。
1.作者在第②段中有聲有色地描述了記憶中在古渡見到的一些生活場景,請你用三個短句對這些生活場景進行概述,并說明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答案 辛勤的農家人在古渡候船的場景;擺渡女人們渡河趕圩的場景;洪峰中古渡和渡船驚險、慌亂的情景。鋪墊、襯托作用。
2.文章第⑦段中,作者說:“古渡對于寬敞平坦的長橋來說,除了新舊之別和材料迥異以外,承載了不同的生存觀念、生活理想。”請聯系上下文簡要分析“古渡”與“長橋”各承載了人們怎樣的生存觀念和生活理想。
答:
答案 古渡:傳統的純樸生活。(或:勞累苦澀、溫飽自足、快樂交流的純真生活。)長橋:現代的快捷生活
(或:滄桑變遷,欣賞生活,表明社會生活的進步。)
3.作者對古渡的人和事念念不忘,有濃濃的懷舊情緒,同時又說“生活在日日向前”“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狀態展開”。請具體談一下你對“懷舊”和“向前”的看法。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