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1
沿了白河,常見一個兩個的樵夫,從崖底攀沿上去,采藥挖藥,雖然沒有樵歌,但卻有山鷹的翅膀形象。盡管常常有人因此摔下懸崖,葬身魚腹,但卻依然有人一代一代地干下去、斗下去、生存下去。 (本文有刪節)
1.請分析文中加點的詞“長出”的含義和作用。
答:
答案 “長出環”,是指陽光隨著水波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形成光環;“長出刺,長出劍”是指陽光在水波的
反射下,刺人眼目;“長出細碎的魚鱗片、金錢眼”是指陽光隨著層層波浪,上下起伏,閃爍不定。“長出”一
詞,將靜態的陽光寫得有形狀,有色彩,有動作,化抽象為形象,化平面為立體,給人以具體生動之感。
2.請分析文中畫線句所用的修辭手法和作用。
答:
答案 畫線句運用了頂針的修辭手法。作用:①將白河岸邊的風景簡潔而形象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②使語句
銜接緊密,讀起來一以貫之,節奏緊湊。
3.第二段中作者為什么要寫“看得見”“水里”的“魚蝦”“云天”“樹梢上伏著的那只鳥”?這是什么寫作手法?
答:
答案 這是間接描寫的手法。作者寫“看得見”“水里”的“魚蝦”“云天”“樹梢上伏著的那只鳥”,是借此
來間接描寫白河水雖然幽深,但卻清澈、透明、一塵不染的特點。
4.文章最后一段所描寫的樵夫有何特點?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答:
答案 樵夫的特點是勤勞、勇敢、不畏艱險。作者塑造樵夫形象的目的是贊美白河兩岸人民的勤勞、勇敢、不
畏艱險的優秀品質,表達對白河兩岸人民的喜愛、崇敬之情。
5.從下列角度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
(1)分析本文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2)簡析本文的主要修辭手法
(3)分析本文整句和散句交錯使用的句式特點
答:
答案 (1)文章通過寫白河水呼呼嘯嘯的氣勢,寄寓了作者對白河無私養育兩岸人民的贊美之情;通過寫白
河水的清澈透明,抒發了對白河能陶冶人的性情的喜愛之情;通過寫白河兩岸的山的高峻,山上植物的蓬勃生
機,歌頌了白河兒女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其勇敢征服自然的精神。景中含情,情中寫景,情景交融,和諧統一。
(2)本文綜合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手法的運用。文章用“密紋唱片”比喻鋪滿陽光的水面,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