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d.臺風頻頻出擊,致使短時間內大量降水,洪水泛濫,城市淹沒,山體滑坡,交通中斷。
[解題思路]從讀物中篩選并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是達到閱讀目的、獲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解答這類試題,必須在閱讀時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本身的重要內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涉及的有關知識,對重要概念和知識的理解和闡述,最能表達作者寫作意圖的關鍵語句等。本題圍繞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列出了四種表述,要求考生選出最嚴重的一項。要答好這道題,就要明白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帶來了哪些影響。根據第一段,可知影響有:森林消失和沙漠擴大;歐洲出現流行;地中海沙漠化,滑雪運動在歐洲蕩然無存;英國東部的某些地方可能變得干旱而無法種植各類作物;河流水量大減少;臺風頻頻襲擊日本等。而最嚴重的是地球上數以萬計的人由于海岸線受侵蝕、海岸被淹沒和農業生產遭到破壞而被迫離開家園。四個選項都是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只有c項是最嚴重的影響。
[正確答案]c
[評點與探究]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c級。
本題屬于比較容易的,因為所有信息都來自原文,且題支的設置也大都采用原句,又加上“而最嚴重的是地球上數以萬計的人由于海岸線受侵蝕、海岸被淹沒和農業生產遭到破壞而被迫離開家園。”這句話中直接點明了是“最嚴重”的影響。
本題要求將“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與“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嚴重影響”的信息區分開來,解決這種試題一般的步驟是:①明確篩選和提取信息的目的,確定檢索范圍;②緊緊把握語境,尋找相關信息;③根據題目要求,辨別篩選信息。
篩選辨別信息題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然而題支的編制角度各不相同,錯誤項設置多種多樣,可以是無中生有,可以是故意缺漏,可以夸大縮小,可以把問題絕對化,無論何種方式,解決問題時都少不了“比較”,可以是 “求同”,也可以是“求異”。
[案例2]XX年春季高考卷第17題(引文見附錄)
下面不屬于《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觀點的一項是
a.清朝政府禁煙的詔令并沒有收到實際效果。
b.歷史學家不可能只是歷史的旁觀者。
c.鴉片貿易應該由清朝政府負主要責任。
d.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偷運鴉片是不得已的選擇。
[解題思路]本題是對《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觀點的判斷。解決這道題首先要了解全文的大概,全文是作者對《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觀點的批駁,因此文中就有本文作者的觀點和《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觀點;根據題目的意圖是要篩選出非《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的觀點。第二步是從文中找出相關信息,如第一自然段“美國時代生活公司1990年出版的《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顯示,史學家不可能只是超然物外的旁觀者!薄皷|印度公司才不得已求助于鴉片!钡诙匀欢沃械摹啊度祟愇拿魇穲D鑒》一書并不諱言:清政府早在1729年就頒布了禁煙詔令,嘉慶皇帝一即位(1796年)就下令再次禁煙,但在‘十八世紀末’,每年仍有大約一千二百箱的鴉片運銷中國”等,第三步進行比較分析,a、c兩項是從第二自然段中概括出來的觀點,且是《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的觀點。d項內容來自第一自然段,也是《人類文明史圖鑒》一書的觀點。b項是本文作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