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參考答案]把對美洲的占領看成“發現”,把印第安人看成罪人。
[評點與探究]本題以理解詞語原意能力、理解文句或語段的能力和概括能力為依托,考查對文中重要詞語的理解。
“偏見”,詞典的解釋是“偏于一方面的見解;成見”,嚴格來說文中“偏見”的意思仍是詞典里的意思:錯誤觀點。命題的意圖是概括出“偏見”的具體內容,即詞語的指代內容。如果不明確這個命題的要求,就無法正確解答。其二,要概括出詞語的指代內容,就得正確理解詞語本身的意思,否則就難以找準指代內容。其三,很多時候不能完全照搬原句(有的甚至根本無原句可搬)要結合詞語的意思對找出的指代內容進行概括。如本題,西方人判印第安人終身有罪,是因為把印第安人看成是罪人的偏見;說“發現”了美洲,是因為他們不承認占領。其四,概括的是否恰當,要用“代入法”檢驗,因為既然是指代,就完全可以用概括出的內容替換原詞語。這是防止失分的好辦法。
[案例3]讀下面三節文字,想一想文中“古典的夕陽”一詞該怎么理解?起什么作用?
當20世紀即將成為古典時,我們遙望漫漫的21世紀現代文化之路,感到了一絲歷史的蒼涼,亦觸摸到了逝去的舊文化美學的哀婉之情。
我總是喜歡和自己心靈最契合的朋友尋覓這古城里未被現代文明所浸潤的文化遺跡和自然景觀:
最后一抹古典的夕陽,照耀在寺廟旁那座斑駁陸離的木結構的茶肆酒樓上,一杯清茶,二人對坐,海闊天空,江山社稷。一縷縷秋風吹上了你的心頭,人與自然都沉浸在了無紅塵煩惱的古遺之中。
[解題思路]解此題首先要明確這個詞語是比喻用法。比喻什么?作者把即將逝去的20世紀比作“古典”,這容易。“夕陽”比喻什么?這可從二個方面去分析:從聯系“夕陽”的原意分析,應是比喻即將“逝去的舊文化美學”;從第二節最后的冒號分析,第三節是對第二節的具體說明,“夕陽”當是“未被現代文明所浸潤的文化遺跡和自然景觀”。綜合這兩方面的分析,答案就出來了。
而這個詞語的表達作用,可聯系“夕陽”的詞義和比喻的表達作用來分析。“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個意思在文中是很濃的。一方面對表達了自己對“古典的夕陽”追逐、喜愛和留戀之情,一方面又流露出哀婉之情、蒼涼之感。
[參考答案]①即將逝去的未被現代文明所浸潤的文化遺跡和自然景觀。②形象地表達作者對即將逝去的舊文化美學的追逐、喜愛和留戀、哀婉之情。
[評點與探究]本題從理解詞語的情景義(或稱臨時義)和詞語表達作用的角度,考查對文中重要詞語的理解。
所謂情景義,是指詞語在特定的語境中派生出來的臨時義。理解這類詞語的含義,重要的是把握語境,因為它是在具體語境中產生的,受語境的制約,語境中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包含著它的意思,“古典的夕陽”的前后語句就解釋了它的含義。同時,情景義是運用了修辭手法或由原意引申而產生,所以應結合詞語的原意或修辭手法來推斷、概括。“古典的夕陽”的理解,就是從原意和比喻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