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6.排比。《創造宣言》第24題f項為判斷正誤題,“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氣勢、說理效果和感染力!边@一說法正確,本文的確運用了大量的排比段,如第5、6、8、9、10段,以及排比句。《長城》第21題對歷史長城的評價,在第3、5、7段里也使用了三個排比句。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達強烈奔放的感情,增強語言的氣勢,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說理,可以把論點闡明得嚴密、透徹,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用排比敘事可以把事情敘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寫人可以把人物刻畫得細致深刻。
7.象征。象征是文藝創作的一種表現手法,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或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的形象以表現與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門》第5段直接說明“門”是隱秘、回避的象征,是心靈躲避極樂的靜謐或悲傷的秘密搏斗的象征。理解了門的象征意義,才能解答第21題“開門”和“關門”的象征意義,才能解答第22題分析“玻璃門根本不是門”的原因。
九、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
教學建議
這里的評價是指在理解分析綜合的基礎上對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作出價值上的評判,是對理解和分析綜合的深化,它具體包括:對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的正誤作出判斷;對不同的思想觀點進行比較,評判其優劣或區別;指明思想觀點的價值所在,如創新意義、現實意義,可吸收、借鑒,推廣之處等;指明思想觀點的不當、不足之處,并進行適當的修改或補充。
歷年來本知識點只出現在全國卷第二卷的現代文閱讀題中,而且主要在綜合的多選題中。在地方的模擬試題中也有出現用簡答題的形式來考查的,從詩歌鑒賞題的變化看,這類體型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教學中要貫徹這些原則:
(1)評價要在認真閱讀、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避免人云亦云,主觀臆斷。(2) 評價要全面辯證,避免以偏概全,孤立片面地看問題。(3)評價要有理有據,論斷要有說服力。(4)評價要具體、明確,不可含糊籠統,模棱兩可。
問題磁場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通過學生熟知的《項鏈》引發他們思考作品的人物形象、主旨內涵,鼓勵他們敢于思考,然后善于思考;通過《白蝴蝶之戀》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并從文章的具體語言材料中發現問題,尋找問題的答案。
二、問題磁場
1.學習《項鏈》一文,有兩個問題引起了同學們的爭議:一是瑪蒂爾德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二是作者對瑪蒂爾德悲劇的解說:“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幻無窮啊,即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成全你!”你是怎樣看待瑪蒂爾德這個人,又是怎樣評價作者這番觀點的?
[點撥]瑪蒂爾德是一個復雜的矛盾統一體,要從作品的具體語言文字入手去揣摩分析,要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既要看到她虛榮浮躁的一面,又要看到她誠實善良的一面,更要看到她堅強守信的一面,如果能看出她看似庸俗的追求也是抗爭命運的方式,那就更深刻了。作者的看法是片面唯心的,偶然當中有必然,瑪蒂爾德的悲劇看似偶然,實質是必然結果,是她強烈的虛榮心和過分地追求享樂思想和行為的造成的。
2.閱讀小小說《訣竅》,說本文所謂的訣竅是什么?你怎樣評價對作者的思想態度?
一日,合資企業女工娟娟單車上班,見一老人心臟病突發倒在路上,她截了一輛車把老人送到醫院搶救,再通知他的家人,因此遲到了兩個小時。無論怎樣解釋,中方張經理面無表情,決定扣掉娟娟當月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