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政治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誤區三:意識的作用就表現為意識對人們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意識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不僅表現在意識能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還突出地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思想和理論通過人們的實踐,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歪曲反映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誤區四:意識能夠直接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意識存在于我們的頭腦里,人們只能用語言表達它,用文字記錄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只靠單純的意識不會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但一時卻可以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不斷地告訴人們,應該去做什么,以及怎樣去做。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去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這就是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
誤區五:物質與意識相互依賴、密不可分。
物質是指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物質可以脫離意識而獨立存在,意識則必須依賴物質。
【考點演練】
一、單項選擇題
1.(08江蘇29)江蘇人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許多可貴的精神.如張家港精神、昆山精神、華西精神等。江芬人發揚這些精神,有力地促進了江蘇經濟的發展。這體現了
①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 ②先進文化源于社會實踐 ③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孔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人們一直想知道孔子究竟長得什么樣子,但孔子的真實形象卻無從準確考證,于是后人根據歷史上的記栽加以揣摩,畫出了一些不盡相同的孔子像。XX年9月23 日,中國孔子基金會正式推出“孔子標準像”,這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響和爭議。回答下題。
面對公布的“孔子標準像”.有人說像,有人說不像。這表明
①人們的意識對對象的反映具有主觀特性 ②人們認識對象的過程就是創造對象的過程 ③“孔子標準像”的像與不像并無客觀根據 ④“孔子標準像”是一種有一定歷史根據的藝術再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07全國ii28)圖6中的畫師借助于哈哈鏡觀察創作對象,把現實中的“瘦子”畫成了“胖子”。回答下題。
圖中畫師完成的作品
a.忠實再現原型又不拘泥于原型
b.完全是該畫師豐富想象力的產物
c.擺脫原型的制約,實現了主體的創作意圖
d.實現了主體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事實的統一
4、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72小時的氣象預報可以和25年前36小時的氣象預報一樣可靠。但由于受天氣狀況原始數據、計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條件的限制,氣象預報難以避免誤差。在這個意義上,氣象預報仍然是一門不精確的科學。回答下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