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政治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c.意識活動的自覺選擇性使意識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
d.樹立“語言危機感”可以創造語言發展的新規律
14、剪紙由于受到材料和工具局限,在處理形象時,不能采取寫實手法,而更強調寫意: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膽舍去次要部分,使主體一目了然。在《同娘家》中,突出的是兩個人物,一輛花車,花車也只有一個輪子,作品形象夸張、簡潔、優美,富有節奏感。這說明
a.藝術創作強調從藝術想象出發
b.寫實手法不可能產生真正的藝術
c.藝術創作不需要細節的真實
d.藝術創作是高于現實的能動反映
15、右側漫畫主要諷刺了現實生活中某些人
a.夸大其詞,不堅持從實際出發
b.強調客觀,不重視主觀的努力
c.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積累
d.否認實踐,不堅持實踐第一
16、“政績廣告”,多是華而不實、投機取巧、沽名釣譽之詞。從哲學上看,這種“政績廣告”
a.夸大了物質的決定作用 b.忽視了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的導向作用
c.違背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要求 d.否認了意識活動具有的主動創造性
17、漫畫中的現象,啟示我們
①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②要有求真務實的態度 ③要反對主觀主義 ④要堅持發展的觀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羅馬詩人盧克萊修曾說:“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顛簸是一件樂事,站在一座堡壘的窗前看下面的戰爭和它的種種經過是一件樂事,但是沒有一件樂事能與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錯誤、漂泊、迷霧和風雨相比擬的了”。這給人們的啟示是
a.要不斷地追求和探索真理 b.追求終極真理是人生的樂事
c.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實際的反映 d.認識隨著實踐的發展而深化
19、“造燭為求明,求知為運用,學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種,終無收獲”,這一論斷是在強調
a.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d.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標準
20、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重“武裝”,忌“包裝”。如果只講“包裝”,不講“武裝”,就會偏離學習的目的。這是因為
a.科學理論離開實踐是毫無意義的 b.指導實踐是認識的根本任務
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d.科學理論不是凝固不變的
21、中國古代天文觀測是發達的。我國最早用甲骨文記錄了超新星的爆發,但我們沒有進一步研究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爆發。《墨經》對所有的幾何光學現象都有記載,但沒有人問“光的本質是什么?”我們往往強調“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應用,沒有進一步進行哲學思考,理論的思維,往往停留在感性的階段。這啟示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