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教學設計
2.通過各種方式創設情景,設置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啟發學生進行思考。
3.在合作與交流中不斷錘煉歷史思維。
4.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有關史料圖片呈現給學生
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從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兩方面掌握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2.指導學生堅持一分為二和分階段評價的方法,正確評價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3.引導學生比較秦朝郡縣制和西周分封制的異同,進一步加深對這兩大地方行政制度的認識。
4.把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引導學生對秦始皇的功過展開辯論。
課堂小結:
秦朝開創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奠定了我國古代大一統王朝政權體制的基礎,成為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并為以后歷代所沿用,對此后我國兩千多年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秦朝以后,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斗爭在歷史上不斷上演,專制的皇權也越來越強化,在今后的學習中,同學們會有更加深刻地認識。
【鞏固拓展】
一、選擇題
1.章太炎在《秦政記》中說:“雖四三皇、帝,曾不足比隆也。”據此,你認為秦始皇能在中國歷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為他 ( )
a.兼并了六國 b.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c.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d.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2.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他與三皇五帝的本質區別是 ( )
a.三皇五帝是部落聯盟首領,他是奴隸制的國王
b.三皇五帝是奴隸制的皇帝,他是封建制的皇帝
c.三皇五帝是神化了的部落聯盟首領,他是中央集權的專制君主
d.三皇五帝只能是局部政權的君主,他是統一政權的君主
3.秦朝時中央官制中為虛設的官職是 ( )
a.太尉 b.丞相 c.御史大夫 d. 衛尉
4.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縣制為“公天下”之開端,主要體現在 (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屬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權
c.制度法令的統一 d.依據才干政績任免官吏
5.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評論說:“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使后無功伐之患。”下列對材料信息的本質理解,最準確的是 ( )
a.肯定了秦朝統一的歷史意義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c.敏銳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