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國民革命的興起和失敗
第三節 國民革命的發展
一、新課導入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的最后一句話:我已經說了,我已經拯救了自己的靈魂。
南斯拉夫的鐵托在位時,全國各地都大興土木建總統行宮。有好多行宮鐵托并不知道,也從沒有去過。克羅地亞官員將海濱古城普拉斯附近的一個海島圈閉起來,供鐵托每年到這里短期休閑,狩獵。這座“鐵托島”常年有300多名服務人員經管著,忙于培植樹木,養花育草,飼養虎、豹、熊、鹿、羊、兔等禽獸。這個海島,如今已成為旅游點,游人可以參觀鐵托住過的小樓,在他的會客廳和臥室里駐足。在參觀的留言簿上,有人寫下這樣的話:占這樣美麗的海島建行宮別墅,讓這么多人侍奉,還是人民公仆嗎?一個為人民立下功勛的偉人,脫離了人民,又沒有人監督,只能走向反面,變成人民的老爺,這是不是時代的悲劇?
在中國,又何嘗沒有過這樣的事呢?1979年7月,鄧小平攜家人游黃山時,保衛部門同樣封了山:將從蕪湖、南京、杭州等地來的旅游車全部擋在山腳,令其調頭返回;另將山上的游人提前趕下山。鄧小平見山里沒人,不禁感慨地問陪同人員:黃山風景這樣好,怎么沒有人來觀賞呢?說明他不知真相。一群在山上的大學生從“清山”中猜出可能有什么大人物來了,硬是不肯下山,守在半路上等候,結果等到鄧小平的到來并高興地同他合影留念(后登在《人民日報》上)。
這兩個例子讓人頗多感慨。曾幾何時,鐵托帶領南斯拉夫人民進行反法西斯斗爭,具有鮮明的平民色彩,他自己就是人民中的一分子。鄧小平也自稱是“中國人民的兒子”,但他也被他的人民自覺不自覺地給隔離起來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尚且如此,本來就沒把人民放在眼里的北洋軍閥和人民是一種什么關系也就可想而知了。正是因為這樣,在20年代的中國才爆發了一場討伐軍閥的戰爭,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北伐戰爭。
二、知識結構
兵戎相見之所指:北伐戰爭
必要性:帝國主義、北洋軍閥統治暴虐
革命統一戰線,國共兩黨合作
兵戎相見之原因 五卅運動為北伐準備群眾基礎
可能性 廣東根據地鞏固為北伐奠定基礎
廣東革命政府有能征善戰的軍隊
國民國民軍得到工農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