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請回答:
(1)在材料一中由圖(一)和圖(三)各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圖(一)到圖(二)變化的原因是什么?秦是如何實現由圖(二)到圖(三)變化的?(2分)
(2)根據材料材料二,當時天下士民百姓對秦統一天下是什么態度?為什么會是這樣的態度?(3分)
(3)材料三、四所顯示的這些事實在戰亂紛繁的春秋戰國時能實現么?在秦朝能夠實現的主要原因什么?(3分)
(4)根據材料及對以上問題的分析,請簡要闡述一下秦朝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6分)
答案:(1)分封制和郡縣制(1分);分封制瓦解,諸侯國之間出現強弱兼并的局面(1分);統一六國、北擊匈奴、修筑長城、南征嶺南、設立郡縣等。
(2) 支持(擁護、歡迎)態度;秦的統一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前提,符合人民向往和平的愿望。
(3)不能;原因:國家統一,國力強大;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政令統一,便于國家集中力量等等。
(4)積極:①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斷完善和加強。
②有利于國家統一政令,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實施一些重要措施,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文明的進步;
③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政治的穩定。等
消極:①中央集權制度下形成的君主專制,容易導致暴政和政治腐敗,激化社會矛盾。(秦末農民起義)
②為維護君主專制而推行的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會摧殘文化,如焚書坑儒。
中央集權制度在發展中日益僵化,成為導致近代中國落后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