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答案】:d
3.中央集權制度的主要內容
【點析】
(1)皇帝制:秦王贏政以“皇帝”作為自己的名號,規定 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由皇帝總攬。秦始皇創立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襲顯示了權力的不可轉移,另一方面以皇權至上顯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這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秦始皇在戰國時期官制基礎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權為中心的比較完備的中央政權組織。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之下還有諸卿,分別掌管各項具體政務,是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以三公九卿為主的中央政府各級官員,在地位、職責和權力等方面都處于互相配合、互相牽制的狀態,任何人都無法獨攬朝政,軍國大權最終操縱在皇帝一人之手。
(3)郡縣制:秦統一后在全國范圍內實行郡縣制。郡、縣屬于皇帝直接控制的地方政權機構,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完全聽命于皇帝,無獨立特權。郡縣制推行是中央集權的重要環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4)制定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維持各級官僚機構的正常運行和更好地發揮應有效能;制定細密、嚴苛的秦法,秦法成為贏政加強皇權、鞏固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的工具。
【典例】:秦朝的下列措施能否定商周時期“世卿世祿”制度的是
①皇位繼承制 ②三公九卿制 ③郡縣制 ④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解析】:“世卿世祿”制度即世官制,②③的長官都是有皇帝任免;④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打破世襲制。
【答案】:a
4.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特征
【點析】
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權力高度集中(或君主專制)。具體表現為皇權至上、皇位世襲、皇帝獨裁。秦始皇創立的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官職有明確的職責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牽制,皇帝的命令通過中央政府官員,經由郡、縣,再通過鄉、里,可直達百姓,加強了中央集權的君主統治,提高了行政效率。在君主專制的政治體制下,皇帝的決策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國家的法律政策都取決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典例】:“新皇帝……廢除了所有的封建國家和王國,將廣闊的國土劃分為若干行政區,每一行政區都配備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負責的官員”(摘自《全球通史》),這些官員可以
①指揮所轄區域的軍隊②征收轄區內的賦稅 ③管理轄區行政事務④世襲相應的特殊地位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講的是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制度下,官員不能世襲。所以,可以排除帶④的選項。
【答案】:c
5.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和影響
【點析】
(1)鞏固統一:隨著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秦朝國力增強。秦始皇北擊匈奴,南平越族,疆域不斷擴大,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秦統一后,秦始皇頒布通行全國的秦法,統一度量衡、貨幣和車軌,統一文字,修筑馳道,開鑿靈渠,修筑長城,移民邊疆等。這些措施有利于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以及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