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和發展
法國共和制又稱民主共和制:第一,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國家元首要經過選舉產生,并不得終身任職,由參眾兩院選出,任期7年可連任;可任命部長和一切軍政要員;有締結條約權和赦免權;有解散眾議院的權力,但必須得到參議院同意。第二,總統有解散眾議院的權力,但必須得到參議院同意。第三,立法權屬于參眾兩院組成的兩院制議會。眾議權力大于參議院,地位優于參議院。眾議議員由普選產生,參議院議員由間接選舉產生,由于經的眾議院有普選產生,參議院由間接選舉產生但眾議院提出并通過的法案,要受到總統和參議院的控制。議會的主要職能是制定法律和監督政府。為此,憲法賦予議會兩院重大的、傳統的職權,包括立法權、財政權和監督權等多種權力。
【課后研討】
關于對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的評價問題。有人認為:資產階級代議制度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要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既注意資產階級代議制度對封建制度而言顯現的民主性,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推動作用,也要充分了解它的歷史局限性。從人類歷史的發展方向和終極目的而言,它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理想的制度。
思路:評價一個事件要注意從它的兩面性來看,要以史實為依據進行評價。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此外,也可以自己選擇其它角度來考察。但要求持之有據,言之有理。
【本課小結】
法國經過反復斗爭,1875年,經過激烈的斗爭,國民議會通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法國為總統制共和國。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法國資本主義共和政體的最終建立。1871年德意志實現統一,1871年的德意志帝國憲法,雖然規定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體現了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德意志帝國的統治保留了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和專制主義傳統,使德意志帝國成了歐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國家,成為后來一戰爆發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制國家的建立也使帝國終于踏入了資本主義的門檻,使德國的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起來,到19世紀末躋身到世界強國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