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和發展
探究三:從國體及政府各部分的地位和關系等方面簡要分析、對比美國總統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表: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異同
相同點
建立的經濟基礎與國家性質相同
經濟基礎:私有制;國家性質:資產階級專政
國家權力中心相同
議會的作用及其在國家權力機構中的地位
司法權相同
獨立
不同點
政體的類型不同
共和制
君主立憲制
產生的歷史背景不同
封建傳統薄弱、資產階級革命徹底
封建傳統相對強大、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
國家元首稱謂與產生方法、職能不同
總統是政府首腦,總攬軍政大權,選舉產生并有任期
國王,世襲、終身、禮儀性
議會與政府關系不同
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獨立
政府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掌握行政大權
與政黨制度關系不同
總統與政黨相結合
政黨與議會相結合
通過探究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分析比較歷史事件異同的方法:從兩方面考慮——“異中之同”和“同中求異”
“異中之同”就是表現上差異極大的事物之間而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例如美國總統共和制和英國君主立憲制異同點比較。它們是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兩種不同的政體,在國家元首產生方式和職能、議會與政府關系、政體與政黨制度的關系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同。但最根本的是產生的根源不同,英國君主立憲制是資本主義與封建主義相妥協的產物,而美國沒有封建專制主義的阻撓。相同點在于政體產生的基礎是資本主義私有制,都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是資產階級的民主與專政。
“同中求異”就是表面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存在的本質上的差異。如美歷史上的邦聯制與聯邦制的異同。從現象上看,它們同屬美國歷史上兩種政治制度,各州擁有自治權,只是程度大小不同而已。但正是這種量的大小差異以及形式上邦聯制的松散性,導致各州權力過大,中央政府軟弱無能,難以維護資產階級政治和經濟利益。而聯邦制既避免了邦聯制的松散,又防止了中央權力的過于集中;聯邦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在全國范圍內行使主要國家權力,這大大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歷史學科領域的比較,必須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比較。指導學生從時代的、社會的、階級的、民族的角度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比較。任何比較只是所比較事物或概念的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而暫時地、有條件地撇開其他方面。因此,任何比較都要有一定的局限和嚴格的確定范圍,不能把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件或概念混在一起。
探究四:從教材中我們發現,1787年憲法在美國確立了聯邦制。
在聯邦制下,美國聯邦政府與各州之間的關系如何?
如何評價這部憲法?
美國爆發1861年內戰的原因是什么?
地方“自治”與中央政權的關系。
“美國即聯邦制,它使得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完全的民主制度。中央政府只從州政府的權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確列舉的權力,州政府則保留著中央政府拿走的權力之外的所有權力。羅馬人知道如何讓君主制度無害,那就是使其分立;美國人則將民主制度一分為二,從而解決了更為難纏的問題。”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擁有較大的權力。州政府機構的設置與聯邦政府相同,也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實行分權和制衡。州的行政首腦是州長,州議會實行兩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