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全冊教案4
2.學生敘述日本武裝倒幕的經過:
提問,明確:1868年1月,倒幕派軍隊與幕府軍在京都郊外的伏見、鳥羽進行激戰。幕府軍有兵力一萬五千人,倒幕派軍隊只有五千人,雙方兵力雖相差懸殊。但倒幕軍在士氣、裝備和訓練方面占優勢,又使用夜襲戰方法,經過三天激戰,終獲大勝。幕府軍無反攻之力,被迫敗退。到1869年5月,幕府殘余勢力最終被消滅。
3.思考武裝倒幕運動的意義。
經過武裝倒幕運動,推翻了統治日本長達265年的德川幕府統治,建立了以明治天皇為首的地主和資產階級的聯合政權,這是明治維新的前提條件。可以說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是搬開了日本社會改革的絆腳石。
三、明治維新
1.讀教材,知道明治維新的領袖、政治口號、及開始時間。
提問,明確:明治維新主要的改革者,他們是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戶孝允等倒幕派領袖;明治維新開始的時間是1868年;明治維新提出的口號“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歷史上把推行的這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措施稱為“明治維新”。
2.請學生敘述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
提問,明確:明治維新的內容是本目教材的重點,主要內容反映在明治天皇頒布的兩個法律文件中,一個是《五條誓文》,一個是《政體書》。維新改革的措施有如下幾點:一、在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1871年8月29日,木戶孝允等人以天皇的名義,宣布詔書,廢除全國的261個藩,免去舊藩主的藩知事官職,叫他們遷居東京,從國家領取俸祿。到1872年1月2日,完成了重新劃分行政區的工作,在全國設置了3府(東京、京都、大阪)、72縣(后減為47縣)。府縣之下設大區、小區、小區之下設鎮、村。廢藩置縣廢除了封建領土土地所有制,觸及了日本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消除了長期的封建割據局面,加強了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制度,實現了明治政權向近代資本主義政權轉化的關鍵性一步。二、在經濟上,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推行殖產興業的政策。就是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加速資本的原始積累,扶持和保護資本主義企業,以促進資本主義發展。三、改革教育。采用歐美國家的教育制度,在日本開設新式學校,實行小學義務教育,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四、學習西方文化,革除傳統舊習,提倡歐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五、建立效忠天皇的武裝——皇軍。
3.思考,明治維新的性質
明確:明治維新的性質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明治維新為什么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明治維新采取了一系列發展資本主義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是日本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折點。而這次改革是由日本最高統治者天皇以政令的形式發布展開的。因此,日本明治維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
4.討論:日本明治維新的作用
提問,明確:對內,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外,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成為近代亞洲唯一的民族獨立國家。
明治維新的局限性,由于這次改革不徹底,保存了大量封建殘余,反映在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各個方面。典型的表現一個是日本仍然保留著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一個是仍然保留著“天皇制”這一傳統的國家君主制度。日本的對外侵略擴張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