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理想立志成才
食堂窗口成了英語角
張立勇緊緊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上班的路上他塞著耳機聽英語新聞。食堂規定,在給學生開飯之前,廚師們先吃,吃飯時間只有15分鐘。張立勇練習只用7分鐘吃完飯,余下8分鐘時間躲在食堂的飯柜后面背誦英語課文。
為了練習自己的口語,食堂也變成了小張的英語角。有一天中午,學生們下課晚了,窗口擠滿了人,有的學生迫不及待遞進碗:“兩個饅頭!”“三個,我要三個!”眾多學生的喊叫聲和晃動的飯碗,讓張立勇眼花繚亂,他脫口而出:“would you please wait for awhile?(請等一下好嗎?)”聲音不大,但清晰有力,學生們愣住了。賣饅頭的小師傅會說地道的英語?伸進窗內的手和碗縮回了。“thanks for your patience!(謝謝你的耐心)”張立勇笑著又加了一句。
又有一次,兩個學生在賣飯窗口前討論,英語單詞中有面包,那“饅頭”怎么說呢?“是steam-bun。”張立勇接過了話茬。還有一次,倆學生在爭bean這個詞能否指代豌豆,窗口里面的張立勇說:“bean是豆類的總稱,pea才是豌豆。”兩個學生聽了,點頭稱是。
從此,張立勇的窗口前總是排起一溜長隊,許多不買飯的學生也要排隊到他的窗口跟小張說上一句英語,同學們不由自主地把他所在的窗口取了個名字“英語窗口”。
為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1999年和XX年,張立勇分別報名參加了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獲得通過;XX年,參加托福考試,獲得了630分的高分。一時間,張立勇成為校園里的熱點話題,更有人將他與《天龍八部》中深藏不露的少林掃地僧相提并論,“少林有掃地僧,清華有饅頭神”。張立勇從此也得了“英語神廚”這個“雅號”。此后,張立勇又參加了成人高考,并考取了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主修對外經濟與國際貿易專業,并最終獲得了成人教育的本科文憑。
1999年以來,張立勇的學習事跡已被100多家國內外媒體采訪報道,在全社會產生了很大反響。
張立勇出名了,這是他從來沒想到過的,他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社會來信。西安的一位大學生朋友在來信中寫到:“是你的故事讓我最終戰勝了英語六級考試,也戰勝了我自己”……XX年,兩名功課不及格的清華學生,與張立勇一席長談后,觸動很大,從此學習成績上去了,并最后被保送研究生。面對如此眾多的來信來訪,張立勇始終耐心解答,因為他覺得作為一個農民工能取得現在的成績,是社會和清華校園給了自己無私的幫助,而自己也應該盡自己所能回報別人,這是最大的幸福。 【清華大學供稿】
我國提出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基本要求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新世紀新階段我國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務。其總體目標就是要努力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重要保證。
人才強國戰略的涵義。人才強國是依靠人才實現國家富強的戰略。基本內涵:一是通過加強人才培養,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規模宏大的人才隊伍,將我國由人口大國發展成為人才強國;二是通過改進人才管理,挖掘人才潛力,激發人才活力,讓人才的能力得以充分發揮,讓人才的價值得以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