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理想立志成才
3、探究:國家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我們青少年學生今后走向社會,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見教材p.158)
我們的人生之路如同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是機遇與挑戰同在,希望與困難并存。這是進行這個探究活動之先需要認識和理解的。在國家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情況下,確實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但是由于人才競爭環境也會因此而更為激烈,對于我們的競爭意識和競爭素質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4、交流:有人將職業分為三六九等,有人則說,“沒有沒出息的職業,只有沒出息的人”。這些觀點是否正確,為什么?(見教材p.158)
關于這個方面的情況,既要認識到國家需要各類人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又要注意當今社會許多方面還不盡如人意的現實。所以,進行這個交流活動本身,就是全面準確和充分認識社會現實的過程。
教學建議
1、本課作為九年級、也是義務教育階段思想品德課程的最后一課,教學目標是要引領學生明確,崇高的理想是激勵人們前進的不懈動力,堅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是社會發展和事業成功的可靠保障,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是一個人終生受益的寶貴財富。為此,在開始本課的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需要全面了解、并與學生共同搜集整理與課文內容教學要求相關的我國國情資料,特別是我們黨率領人民致力于實現遠大理想、堅持艱苦奮斗的史實,我國現階段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要求,以及與上述主題直接相關的信息和典型人物及其事跡材料。
本課的全部教學過程,應該堅持以相關事實材料說話,注意貼近學生的心理特征、知識閱歷、生活體驗和認知規律要求,在廣泛采集資料并精心設計材料載體、問題情境和切入角度的基礎上,在與學生共同探究思考之中實現既定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應力求避免教學過程中的空話、套話,特別是對最高理想問題,對于共產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的關系問題,以及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的關系問題等,不宜作過多的論述和深入的闡述,只要就教材說到的程度作一般性的概括說明即可,要讓學生明確: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共產主義社會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2、就具體教學內容的處理,主要應把握以下幾點:一是明確我們的最高理想和現階段我們的共同理想。我們的最高理想是共產主義,共同理想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二是了解共同理想與最高理想的辯證關系:實現最高理想是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的,實現共同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要準備和必經階段,只有實現共同理想,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充分顯示出來,從而為實現共產主義準備好物質條件,打好思想基礎;三是要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有機地結合起來,自覺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四是確認理想的實現要靠艱苦奮斗;五是樹立愛崗敬業、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本課第一框題“理想伴我成長”的教學,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各個層次的成功人士為追求崇高理想,實現共同理想而奮斗的事跡,明確人生不能沒有理想,確認有志有為青年應該以積極有效參與祖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事業為己任,并為此而建樹遠大理想。同時,對理想的涵義及內容分類、我國現階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以及人類最高理想及其與我國人民共同理想的關系等知識也應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