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理想立志成才
“由此可見,即使中國能保持過去20年的高速增長,要達到XX年的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還需要50年左右的時間。提升中國經濟質量的任務
仍然十分艱巨。”課題組表示,未來50年,中國經濟戰略需要完成兩次轉變:一是從規模增長型向質量進步型的轉變,時間大致為XX年至2020年;二是從質量進步型向創新福利型的轉變,時間大致為2021年至2050年。
■本世紀前50年我國經濟現代化面臨十大挑戰
中國經濟現代化將面臨三大機遇和十大挑戰。課題組在報告中指出,三大機遇分別是:信息化和全球化帶來的新機遇;綠色經濟和生物經濟帶來的新機遇;體驗經濟和文化經濟帶來的新機遇等。
這十大挑戰分別是:勞動生產率的持續和快速增長;從三元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型;農業現代化;資源和能源的持續供應;保持金融穩定;生態現代化,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地區和城鄉協調發展;全面提高勞動力素質;大幅度提高創新能力和效率;參與經濟全球化和維護國家利益。
■課題組“描畫”中國經濟現代化路徑圖
課題組在《中國現代化報告》中“描畫”出2050年前中國經濟現代化路徑圖。報告說,21世紀中國經濟現代化的國際水平要上三個臺階,中國經濟現代化的歷史進程要前進六個階段,中國經濟現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提高60位左右。
報告解釋說,中國經濟現代化水平,在2020年左右從經濟欠發達國家升級為經濟初等發達國家;在2050年左右從經濟初等發達國家升級為經濟中等發達國家;在2080年左右從經濟中等發達國家升級為經濟發達國家,在21XX年前達到經濟發達國家的前列。中國經濟現代化水平的世界排名,在21世紀前50年提高30位左右,在21世紀后50年再提高30位左右。
■第一訪談
中美差距從何而來
《中國現代化報告》昨天披露,中國經濟現代化水平與美國相差1XX年。記者昨天就此問題采訪了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何傳啟研究員。
■記者:為什么說中國的經濟現代化水平比美國要差1XX年,課題組計算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何傳啟:我們在進行國際間經濟現代化的比較時主要用了三個數據:XX年中國人均gdp為3583美元,美國達到這一水平的年代為1892年,相差1XX年;XX年中國農業勞動力比重為50%,美國同比例的年份為1870年,相差131年;XX年中國農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5%,美國同一比例的年份為19xx年,相差87年。我們把三個數據的相差年份一平均,得出與美國的差距為1XX年。
■記者:您認為中國在經濟現代化方面要趕上美國需要多長的時間?
何傳啟:我們認為至少需要1XX年的時間。美國XX年的人均gnp為35400美元,根據其4%的經濟增長速度計算,一年增長1416美元。而中國XX年的人均gnp為960元,按照8%的增速計算,每年增長僅為77美元左右。
【來源:北京青年報】
我國發布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成果
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9月7日向媒體聯合發布了《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這是中國第一份經環境污染調整的gdp核算研究報告,標志著中國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研究結果表明,XX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虛擬治理成本為2874億元,占當年gdp的1.80%。有關負責人指出,由于部門局限和技術限制,已計算出的損失成本只是實際資源環境成本的一部分,一個完整的綠色gdp還需要更為艱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