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理想立志成才
3、交流:介紹自己所了解的貧困生的學習生活情況,說說自己的感受。(見教材p.154)
我國畢竟還是發展中國家,人民生活水平也很不平衡,因此,在不少學校、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學校,貧困學生并不少見。教師應該注意事先掌握有關情況,特別是要著力保護有關學生的自尊心,注意本活動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懂得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道理,確保不致于偏離主題。
4、探究:到21世紀中葉,我們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那時我們還要不要繼續提倡艱苦奮斗精神?為什么?(見教材p.155)
對于這樣的問題,理論上似乎沒有探討的價值,因為是非好像已經很清楚。但是在實際上,現在就有不少人認為艱苦奮斗精神已經過時,早已丟掉了這個優良傳統。因此,進行這個探究活動,應該說是很有意義。關鍵是要善于聯系成功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實際,說明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必要和重要性。
第三框題 世界因我而精彩
【教學目標】
1、準確理解人才的涵義,從而實現對成才的全面認識。
2、及早了解成才之路上的各種可能,并相應做好必要的心理準備,以期在心理上積極適應社會。
3、注意認識各種職業存在的必要性與相互關聯性,培養尊重各種職業工作者的態度,
4、明確道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不同層次人才,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本職崗位上有所作為,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是一個人終生受益的寶貴財富。
【內容分析】
本框題以學好本領、立志成才,做好升學和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為主題,由三個小欄目組成。
“交流成才目標”欄目基于現代化進程需要人才接力的事實,要求學生結合對華演事跡的了解,就各自得到的啟示、未來成才目標和打算進行交流,并啟發學生注意明確祖國建設的各行各業都需要人才,因而需要準確理解人才的涵義,從而實現對成才的全面認識。
“漫談成才之路”欄目的主題,是引導學生明確成才之路的艱辛,要求學生結合對張立勇成功原因的探究,認識未來的成功要靠今天腳踏實地奮斗的道理,啟發他們面對可能發生的困難和挫折,需要有正面現實的思想準備和知識準備。因為,只有及早應對,才可能始終在生活中微笑!
“暢想自己的未來”欄目,首先要求學生結合國家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背景,就自身今后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探究;其后組織學生就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職業等級觀念問題,交流并剖析各自的認識;同時還就作為應屆畢業的初中生所面臨的填報志愿問題略作分析,指出不管是升入普通高中,還是中等專業學校或職業高中,都要合理填報志愿。三層意思的核心就在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不同層次人才,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本職崗位上有所作為。
【問題提示】
1、交流:(1)華演的事跡對于我們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素質能力有何啟示?(2)談談自己成才的目標和打算。(見教材p.156)
組織這個交流活動,需要準確認識華演的成功之路,在于勤勉好學、善于思考和堅持不懈,并引導學生貼近自己的實際設計成才目標,致力于從現在做起,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2、探究:張立勇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見教材p.157)
組織指導這樣的探究,要注意到青年學生往往容易陷于盲目樂觀和對現實生活過于理想化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關注張立勇艱辛的探索之路,理解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的道理,充分認識走上社會之后遭遇種種挫折的可能,由此對自己的成才之路設計做好足夠的思想和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