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理想與使命
二、講授新課
【師】社會共同理想是對美好的社會制度的追求和向往,是處在一定歷史環境中的社會成員共同的奮斗目標。你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社會理想?
【生】(討論2-3分鐘,然后派代表回答)
【師】根據以下資料進行適當的補充
1、柏拉圖,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法律思想家。他出生在雅典一個富有的奴隸主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他的生日據說與太陽王阿波羅相同,都是5月21日。柏拉圖的法律思想應當分成為二個階段。他前期的思想是重人治而輕法治,體現在他的“哲學王”思想,認為哲學家的決策比法律更高明,有“賢人而無需法律”。他后期的思想發生了轉變,在堅持哲學家是國王的前提下,承認了法律的作用,主張人治與法治相結合,甚至認為“無法之國家必覆滅。”他思想的閃光處集中于其著作《理想國》: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正義、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應當由統治者、軍人、勞動者三種等級的人組成,而奴隸則只是一種活的財富。柏拉圖作為奴隸主階級的法學家,他的思想當然要受到歷史與階級的局限。馬克思在揭露柏拉圖的理想國時指出:“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分工被說成是國家的構成原則,就這一點說,他的理想國只是埃及種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盡管如此,柏拉圖仍不失為一位偉大的法學家,他的理論成為后世歷代自然法學大家們的思想源泉,他的“理想國”甚至深深影響了后來諸如摩萊利、圣西門、傅立葉等空想社會主義者。
2、康帕內拉的《太陽城》 17世紀初,意大利南方監獄一間陰暗、潮濕的牢房中坐著一位兩鬢斑白的老者,他忽 而凝神沉思,忽而低頭揮筆疾書…… “這是個陽光明媚的美麗的地方。在這里,沒有富人,也沒有窮人,財富屬于每一個人;這里沒有暴力,沒有罪惡,人們過著和平安詳的生活——這就是太陽城。” 意大利思想家、作家康帕內拉的名著《太陽城》,就是這樣在監獄中寫成的。 康帕內拉出生在意大利南方的卡拉布里亞。從年輕時代起,他就對哲學、宗教、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精深的研究。因為宣傳唯物主義思想,對教會權威大膽提出懷疑,他兩次被 宗教裁判所審判。當時的意大利分裂為很多的小國,各小國間相互敵對,給外國侵略者以可乘之機,成為 西班牙等國掠奪和角逐的場所,連年戰爭不斷,人民深受苦難。1599年,31歲的康帕 內拉領導組織意大利南部人民,準備發動一次起義,推翻西班牙的統治。可惜機密泄露,起義失敗,康帕內拉被捕。自此,他先后被囚禁在那不勒斯和羅馬等地的監獄中長達30年。殘酷的刑罰,血腥的拷打,沒有使他屈服,在漫長的暗無天日的牢獄生活中,康帕內拉對人類歷史的發展、黑暗 的現實和未來社會進行了深深的思考:——為什么極端的貧窮,會使人成為惡棍、滑頭、騙子、小偷、陰險者?——為什么大量的財富和高人一等的地位,會使人目空一切,愚昧無知,變節賣國,欺詐說謊,冷酷無情,壓迫弱小?長期的思索,他終于找到了一個答案:私有財產是一切罪惡的根源!他領悟到:要使人類真正解放,一定要廢除私有制,建立起一個沒有私有財產、沒有不平等制度,沒有人壓迫人現象的新社會。在《太陽城》這部作品中,康帕內拉假借一個游歷者的見聞,用對話錄的體裁,描繪了一個消滅了私有制和剝削的大同世界。同時,他也對意大利的現實社會制度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在游歷者和他遇到的兩位“太陽城”青年的問答對話中,談到了兩個城市,一個是那不勒斯城,一個是太陽城。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有七萬居民,其中只有一萬多人從事勞動。這些人由于過度的、不間斷的勞動而精疲力竭,以致縮短了壽命。而那些大量游手好閑之徒,他們什么也不做,但卻貪得無厭,慳吝成性,過著奢侈淫逸的豪華生活,還要用高利貸去盤剝窮人。他們滿身都是疾病,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談到“太陽城”,兩位青年說:“陽光不僅照亮了大地,而且也照亮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在太陽城,每人每天勞動4個小時,其余時間,都用來研究有趣的學術問題,開座談會,閱讀書籍,講故事,寫信、散步,做有益于身心的體育運動。這里沒有不勞動的寄生蟲,沒有富人,也沒有窮人;也可以這樣說,太陽城的居民,都 是富人,也都是窮人。說他們是富人,因為公社的財產都屬于他們;說他們是窮人,因為他們沒有私有財產。他們使用財富,但決不會被財富所奴役。接受了兩位青年的邀請,游歷者進入“太陽城”參觀。他們穿過了田野,走進了村鎮,一棟棟小樓房整整齊齊,一律朝南,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這是我們的公共寓所。房子統一由公社建造,分配給大家使用。”青年介紹說。游歷者看著、看著,發現每棟樓房的墻上,都畫著五彩的壁畫,有的畫風景,有的畫人物,也有的畫動物、植物,每棟房子的壁畫都不一樣,真是豐富多彩極了。“你們房子上的壁畫,畫得多美啊!” “這是教育兒童的好教材。我們是用圖畫來對兒童進行直觀教學的。”真的,那里有一位老師,帶領著二、三十個年齡大約五、六歲的兒童正在壁畫下講解呢。“你們的兒童從小都能上學嗎?” “全部都能上學。孩子是我們公社的未來,大家都關心他們,到了10歲,除了學文化和科學知識以外,還要學習手工勞動和農活。長大了,個個能畫圖、能做詩,也個個能做工,能種地。”游歷者贊嘆不已。再往前走,進入太陽城的中心。一所巍峨的教堂,矗立在廣場的兩邊,面向東方的是兩座尖塔,塔尖刺向天空,尖頂上用黃金做成的十字架,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你們都信仰宗教嗎?”游歷者隨口問到。 “是的。上帝使我們心地純正。” “你們有政府嗎?” “有,這就是政府大廈。”游歷者隨著青年所指的方向望去,廣場東邊有一所圓柱大廈,占地面積很廣,看來能容納許許多多人。“你們政府的辦公人員很多吧?” “不!政府的官員很少。這大廳是民眾的聚會場所。我們這里,管理人員都由人民選舉。如果做得不好,就由人民去撤換。最高領袖也是人民選舉的。他是一位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他既是宗教的主教,又是哲學的思想家。最高領袖有三個助手,一個管‘愛’,一個管‘力’,一個管‘智慧’。”“管‘愛’就是關心人,因為公社的每一個成員都是社會的主人,要從工作上、生活上關心他們。管‘智慧’就是發展科學和文化,讓每個公社成員都有學問、有技術、懂科學、懂藝術。” “你們也用暴力嗎?” “不,我們這里不用暴力。人民有了錯誤,就用上帝的教義開導他,純潔他的心靈。” “那么,為什么還要有人管‘力’呢?” “我們這里,任何人都不使用暴力,但也不能容忍別人使用暴力。如果有人要來進攻,我們就會起來戰斗。這里的人們都相信,太陽城的生活方式是最美好的。”游歷者聽了這番介質,贊嘆地說:“太陽城的生活方式的確是值得稱贊的!”《太陽城》雖然描述的是一個理想的空想社會,但它也說明了一個光輝的真理,只有廢 除私有制,才能為科學和文化的繁榮創造前提;只有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社會,才能使人的聰明智慧得到完滿的發展。當然,康帕內拉沒有也不可能提出怎樣才能廢除私有制,去具體建立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但他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卻對后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626年康帕內拉出獄后,遷居到法國。從此,《太陽城》在全世界公開出版,成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一部極有影響的著作。康帕內拉的這種描述,不過是一種幻想,因為它在當時既沒有實現的物質條件,也不可能具備現實的思想基礎。如私有制和剝削制度都是在生產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產生的,它也必將隨著生產的發展而消亡。但當時并不具備私有制和剝削制度消亡的主客觀條件。況且,對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可以科學預見,但未來的事情具體如何發展,應由未來的實踐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