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理想與使命
實際上,“學習”是學、思、習、行的總稱。
⑵請三名學生談對學習的認識后,請大家寫在課本p86方框內。
(對學習的認識,每個學生可能不一樣,但基本理解如下:)
一般地說,學習是學習者把外界的經驗、知識、信息內化為自身素質的過程,這是一個個體的心理過程,是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猶如人總是要把外界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變為自己的血肉之軀,使自己成長起來一樣。
掌握知識本身不是學習的目的,也不是學習的終結。在學得知識之后,把它運用于實踐,解決實際問題,并且把它推向前進,創造出新的知識來,這才算完成了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
小結:我們即將結束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但我們的學習并沒有結束,我們將進入一個新的起點。
3、查一查:什么是學習型社會?什么是終身學習?并把它們記錄下來。
學生通過預習已經查閱到這兩個概念。或根據情況由教師查閱后報念,學生抄寫:學習化社會是美國學者羅伯特•哈欽斯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所謂學習型社會,就是有相應的機制和手段促進和保障全民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社會,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斷學習,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
1994年11月由歐洲終身學習促進會提出并經羅馬會議同意的終身學習的定義是“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終身學習是通過一個不斷的支持過程來發揮人類的潛能,它激勵并使人們有權力去獲得他們終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價值、技能與理解,并在任 何任務、情況和環境中有信心、有創造性和愉快地應用它們”。
4、議一議:一個人為什么要樹立終身學習,即“活到老,學到老”?
學生可以說說親戚、長輩的經歷,以及他們對終身學習的看法。
為什么要終身學習大致理由如下:①終身學習是適應社會急劇變化的客觀需要。社會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但從沒有像今天變化得這樣快。過去需要幾代人完成的變化,現在不需要一代人,甚至每幾年就面臨著一個新的世界。在這種急劇變化的社會里,人們自少年時所形成的思想觀念、習慣、思維方式等往往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現實強迫人們要不斷地做出新的認識和判斷,盡快獲得認識和解釋時代的能力,堅持學習,保持與時代的平衡。
②終身學習是面對知識爆炸性增長的必然選擇。伴隨著以數字化、網絡化為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新知識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知識量猛增,而知識的更新周期愈來愈短。據估計,人類的全部知識每五年就要翻一翻。這就要求每個人都必須把學習貫穿自己的一生,活到老學到老。
③終身學習是經濟發展對勞動者的迫切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今天,新技術、新產品和新的項目層出不窮,評價勞動者就業能力的標準在不斷提高。一方面失業在增加,另一方面又有許多工作崗位找不到合適的就業者。避免自己陷入結構性失業的唯一出路,就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讓就業的過程成為一個永無停止的學習、提高的過程。
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閑暇時間的增多也為學習創造了條件。人們有可能拿出較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學習也逐漸會成為人們高質量生活的重要內容,伴隨我們走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