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政治第3課 笑對生活教學設計
第3課 笑對生活
人生難免有挫折[教學目標]1.感受生活中的挫折,了解挫折的含義及造成挫折的原因,認識挫折的不可避免性。2.理解挫折的雙重作用,以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挫折。[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挫折的成因及作用2.教學難點:挫折具有雙重作用,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內容分析]本框題由導言、“感受生活中的挫折”和“挫折也是財富”兩目構成,主要講述了人生難免有挫折,我們應積極面對挫折。第一目感受生活中的挫折教材首先列舉生活中人們常遇到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讓學生尋找“挫折”,引導學生從別人的介紹中,從自己的體驗中,感受“挫折是難免的”,使學生對挫折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緊接著講解了挫折的含義以及對人們帶來的心理和行為反應。挫折是人們在從事某種活動、追求某個目標時遇到的障礙或干擾。在心理學上,挫折是指人在實現某種目標的過程中,因遇到無法克服且無法超越的障礙而產生的緊張狀態或情緒反應。人的行為總是從一定的動機出發并指向一定的目標的。如果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障礙,一般會出現以下三種情形:其一,克服障礙,實現目標;其二,尋找替代目標,改變行為方向繞過障礙;其三,在障礙面前無路可走,既無法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標。在前兩種情形下,人不會產生挫折感;只有在第三種情形下,人才會產生挫折感。然后,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導致挫折的原因雖然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概括起來不外乎外在(自然和社會因素)和內在(自身因素)兩個方面。外在因素通常難以控制,但是內在因素則多數可以控制。因此,要避免挫折,主要應從自身去尋找原因;要戰勝挫折,首先應尋求自身的改變,同時也要學會去尋求幫助。對于學生來說,由于身心發展和社會閱歷等方面條件的限制,還不能對自己和社會有清晰和正確的認識與評價,他們的目標期望值往往比較高,因而挫折就成為生活和學習中時常遇到的問題。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具有普遍性。第二目挫折也是財富教材首先說明挫折和逆境是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的,它既可能成為人生經歷中的寶貴財富,也可能成為成長發展中的障礙。對不同的人,挫折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通過殘疾女孩梁帥、科學家富蘭克林“戰勝困難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事例,以及名人名言,說明他們戰勝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自己的恐懼、難過、絕望等消極情緒,即他們戰勝的正是他們自己,應對挫折的關鍵是戰勝自己。因此,當遇到挫折時,可怕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對挫折的恐懼。只有在心理上真正做到了“不畏挫折”,才能以積極的態度和有效的方法去面對挫折和逆境。[問題提示]1.探究:(1)劉某同學遭遇挫折的原因有哪些?(見教材p.34)① 從自身來講,不善于緩解自身壓力,面對不良誘惑時,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導致誤入歧途。② 客觀來講,社會情況復雜,不良風氣尚存;監護人及學校不能及時給予引導幫助。(2)結合曾有過的挫折經歷,說說自己是怎樣看待和戰勝挫折的?(見教材p.34)考試失敗后不要喪失信心,應該把壓力變為動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吸取教訓,找出自身不足,在以后學習中更加努力。2.交流:在遭遇挫折的情況下,梁帥為什么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