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政治第3課 笑對生活教學設計
[教學延伸]活動1:勤奮學習記錄:1.上課時,老師表揚了一位同學,原因是該同學回答問題很好。我覺得我能回答得更好。這時,我:舉例:2.我在學好功課的同時,還喜歡看高年級的課本的課外書,因為我覺得:3.我喜歡在學習和工作上把目標定得高一點,給自己多一點壓力,我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舉例:4.我寫了一篇自以為很不錯的文章,打算向《少年報》投稿,可是要好的同學卻勸我別異想天開。我的最后決定是:理由:5.我的學習比較緊張,可是學校又新開了一門我喜歡的、可以自由報名參加的選修課。我的打算是:理由:活動2:制訂讀書計劃《史記》中有這樣一段話:蓋西伯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 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詩》三百篇, 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些都是婦孺皆知的遭受逆境而不氣餒的典范,也有的人遭受挫折后產生排他、固執、冷漠等消極心態,甚至走極端去傷害他人,不僅損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給他人危害。一個精彩的故事往往能撥動你的心弦,甚至能照亮你的人生。慢慢去讀,細細品味,解開心靈的桎梏,捕捉住小故事中的智慧精靈。相信你會從中找到成功的支撐!趕快制定你的讀書計劃吧!(見前[學習延伸])第3課 笑對生活
戰勝挫折 開拓進取[教學目標]1.認識人的生活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與困難和逆境兩種結果之間的關系,領悟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的重要意義。2.以積極的人生態度應對挫折,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養成開拓進取的優良質量。 [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人的生活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與困難和逆境兩種結果之間的關系2.教學難點: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內容分析]本框題由“反挫訓練”和“勇于創新”兩部分內容構成,主要介紹了反挫訓練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勇于戰勝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格。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挫折,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難,給人以打擊,給人帶來悲傷和痛苦;但適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可以幫助人們驅走惰性,促使人奮進。教材中的小故事說明了一個人生的道理,要得到歡樂就必須能夠承受痛苦和挫折。這是對人的磨煉,也是一個人成長必經的過程。不同的人,面對困難和挫折會有不同的反應。我們要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并以正確的方法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增強挫折容忍力是擺脫困境、避免心理失常的最佳辦法。教材介紹了幾種行之有效的反挫訓練的方法,啟發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探討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克服困難和挫折,不僅需要采取恰當的方法,增強自己的耐挫力,而且需要培養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質量。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可以發掘我們的創造潛能,激發我們攀登人生高峰的熱情,是戰勝困難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強不息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一個有著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昂揚的精神風貌的有志青年,應該能夠坦然地迎接各種新的挑戰,遇到困難挫折會去分析原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自強不息,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