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年級政治第3課 笑對生活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勤奮學習善于學習[情境聯想](教師在黑板上寫出“考試”一詞)教師:提到考試,同學們最先聯想到的詞語是什么?為什么?學生a:緊張,因為我的成績不是很好。學生b:焦慮,因為怕考不好。學生c:正常,因為學習總是要考試的。學生d:壓力,因為考不好爸爸媽媽就會嘮叨,不給好臉色看。學生e:無所謂,因為我學習一般,反正考好考差一個樣。教師:正如學生c所說,作為學生,總是要面對考試的。其實,在人的一生中,經常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壓力。面對考試,感到緊張、焦慮、有壓力等,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面臨的考試如果很重要,或者考試難度過大;他人、自己的過高要求超過了個人的實際能力;僅以考試的成績來判斷個人的價值……這些都容易導致我們的考試焦慮。[相關鏈接]考試焦慮是在面臨考試時所出現的緊張、擔心、不安等情緒狀態。考試焦慮包含三種成分:一是認知方面。它是以擔憂為特征的、由消極的自我評價或他人評價所形成的意識體臉。如“我比別人差,萬一我考不好怎么辦?”“怎么這么簡單的問題都答不出來?”二是生理反應。面對考試,感到頭昏,心跳加快,容易疲倦,沒有食欲等。三是行為方面。考試焦慮所導致的行為表現有注意力不集中、判斷力減弱、讀書效率低、記憶力減退、失眠等。教師:適度的考試焦慮體現了我們對考試積極認真的態度,但過度的考試焦慮,則會干擾我們的學習,對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我們要克服過度的考試焦慮,從容地面對考試。[我說考試]教師:你如何看待考試?請試著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心目中的考試。學生f:考試是對自己學習的一種檢驗。學生g:考試是對自己心理素質的一種挑戰。學生m:考試只是一種檢查學習的方法。學生r:考試是一種公平、公正的比賽。教師:你認為哪些做法有助于你積極面對考試?學生a:認真復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生c:相信自己能夠考出比較理想的成績。學生d:正確對待家長的期望。[相關鏈接]得失心勿太重。要把考試視為考驗自己學習成果的一次機會。人生最大的光榮不在于從不失敗,而在于每次跌倒后都能勇敢地爬起來。如果能從考試失敗中站起來,才是勇敢者的表現。重視考試的提示功能。要把考試當做評價自己努力成效的工具。考試不但能指出你該努力的方向,也能警告你應該努力了。有耕耘一定有收獲。知識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只要肯下功夫去學,今天的努力就會是明天的收獲。[出謀劃策]面對考試出現過度焦慮時,我是這樣應對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對策,并在班級進行交流。觀點如下:)① 擬訂具體的復習計劃;② 不輕言放棄任何一科,也不只專攻某一科;③ 養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保持良好的體力和充沛的精力;④ 掌握一些放松情緒的方法;……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承受學習和考試方面的壓力是我們必經的考驗,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案例評析]每個人在其成長的過程中,以及在其一生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考試,每個人面對考試,都會產生一定的焦慮。如何使九年級學生明白這種焦慮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從而積極去面對考試呢?這個教學片斷,教師沒有用大道理,而是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心理反應入手,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考試,讓學生覺得真實;同時輔以相關知識鏈接,既擴大了知識面,又幫助學生掌握克服考試焦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