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效祖國1
學生自由發言:略。
教師及時引導和評價學生發言后,歸納:雖然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經歷會有所不同,但同學們談到了自己在 2020年到來之前早已成為了社會的勞動者和建設者,并要當好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者,就需要我們從育少年時期開始提高我們的文化水平和實踐能力,這些分析與認識說明了我們的同學是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同時,同學們也談到,雖然我們現在還處于青少年時期,但我們也應當像深入農村并撰寫調查報告的小劉一樣,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主動了解國家和家鄉發展的規劃,并用我們的智慧為家鄉的發展獻計獻策。
教師過渡:我們的同學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大家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調查研究,將自己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之情,化作了報效祖國、奉獻社會的真情真意。下面我們就來相互交流,了解各組同學的調查研究成果。
★我為家鄉發展獻智慧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課堂交流。
步驟:(l)各組代表對本組在課前調查、研究、討論基礎上形成的建議進行交流發言。
(2)學生對各組建議中不明確或可行性方面的問題進行自由提問,由相關小組同學負責解答。
(3)全班同學自由發言,對各組的建議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等進行評價。
(4)評選最佳建議和最佳活動小組,并予以表揚。
(5)教師組織學生課后將各組建議匯總后通過相應途徑轉達至政府部門。
教師小結:這次活動同學們投人了很大的熱情,每一份建議的背后都凝聚著各組同學的辛勤與汗水,相信這次活動會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剛才我們提到的原因之外,還有一點—也可能是更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調查與研究的過程中,同學們切實地感受到了家鄉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中的種種艱辛和來之不易的成就,同時同學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提出了一份真誠的建議,以此表達對家鄉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愿為家鄉的發展做貢獻的赤子之心。憑著這種信念,再加上我們在成長中不斷積累的知識和力量,我們今后一定能為家鄉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清醒并且客觀地認識到了總體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與全面小康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們要繼續艱苦奮斗,建設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全面小康。雖然我們目前面臨許多的艱難險阻,但是我們堅信,通過全國人民的奮斗和努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而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的祖國必將更加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必將更加幸福美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將進一步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
第十一課 機遇與挑戰
教材分析
[課標內容]
了解當今世界發展趨勢,知道我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全球觀念,維護世界和平。
[教學目標]
★ 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全球觀念、國際競爭意識、憂患意識,自覺維護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