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開元盛世”
[教師引導]唐玄宗即位后,唐朝一步步走向繁盛。那么,唐玄宗是如何采取措施使唐朝走向繁盛呢?下面就來學習這個內容。
[板書]2.開元年間的改革與“開元之治”
[投影顯示]
唐玄宗走馬任姚崇
同學們,上面這幅圖講的是“唐玄宗走馬任姚崇”。姚崇早年為武則天提拔重用,官至鳳閣侍郎(相當于副宰相)。唐玄宗了解姚崇的才華,決定任命他當宰相。在任命姚崇時,唐玄宗正率領官員打獵,他當眾宣布任姚崇為宰相。沒想到姚崇并不謝恩,玄宗感到很意外。打獵休息時,姚崇才上奏說:陛下如果依從我十項建議,我當即上任。假如不依,我就很難接受任命。這十個問題是:請求皇上治理國家以仁政為首;30年之內不發動邊疆戰爭;后宮中官員不得干預政事;皇親國戚不再擔任臺省官員;大臣和百姓在法律面前一視同仁;各級官員除租賦外不得接受財物禮品;不再建僧寺道觀;陛下對大臣應以禮相待;凡是官員不論大小都可向皇上進諫而不犯忌諱;把不許外戚專權作為萬代的法準。唐玄宗對姚崇提出的這些請求,一一答應,姚崇非常高興,山呼萬歲之后,接受了宰相的任命。
同學們,除了重用人才以外,請大家再在課本上找一找,唐玄宗還采取了哪些措施?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唐玄宗在重用人才方面,除了任命姚崇作宰相外,還特別重視地方吏治,把中央優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職,并親自考核縣令的政績。開元初,唐玄宗還命人燒毀宮內一批珠玉錦繡,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決心。
[教師引導]這些措施帶來了什么樣的后果?
[學生回答]這些措施,使開元年間的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之治”。
[教師引導]開元年間,唐玄宗先后任命正直干練的官員姚崇、宋璟、張嘉貞、張九齡、韓休等人為宰相,在他們的輔助下,針對時弊,進行了一些改革,具體內容請同學們看屏幕。
[投影顯示]
(一)載汰冗官,整頓吏治。武周時即選官濫雜,中宗復位后,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一伙把持政柄,大肆賣官,所置員外、同正、試、攝、檢校、判、知等官泛濫,多達數千人,造成政府開支急劇增加。玄宗即位后,開始裁減冗官,“大革奸濫,十去其九”,并停廢閑散諸司、監、署十余所,精簡了龐大的官僚機構。在此基礎上,玄宗比較嚴格地控制官吏的銓選,尤其重視縣令的選任。開元四年(7XX年),玄宗對吏部選用的縣令親自加以復試,結果有45人因不合格而被淘汰。玄宗還專門頒布了《整飭吏治詔》,規定每年十月各道按察使對地方官的政績進行嚴格考核,以定升降黜陟。開元末年,還修訂了《大唐六典》,作為行政法典,明確規定各級政府機構的組織建制、職權范圍及人員編制,實行官員定額編制,從法律上杜絕冗官濫吏,保證行政效率。
(二)抑制食封貴族。唐初規定,凡食實封的貴族,封戶的租調由封家征收。最初食實封者不過二三十家,封戶多的僅千余戶,到中宗時,食實封者增至140家以上,封戶多的達萬戶。這樣就使國家的一部分租調被私家侵吞。不僅如此,封家派官吏或奴仆征收租調,還對封戶百般勒索,多取財物。有的還以租調做買賣,經營高利貸。因此,當時封戶所受的剝削十分沉重,多破產逃亡。開元三年(7XX年),玄宗規定,封家的租調改歸政府統一征收,由封家在京城或州治領取,封家亦不得再向封戶催索或放高利貸。后來又規定,凡子孫承襲實封的,戶數減十分之二。這些措施對食封貴族的勢力起了一些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