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開元盛世”
(三)壓制佛教勢力。武則天、中宗、睿宗時期,崇佛過度,佛教勢力得到惡性發展,“貴戚爭營佛寺,奏度人為僧,兼以偽妄;富戶強丁多削發以避徭役,所在充滿”,全國的僧尼人數膨脹到數十萬。僧尼不服役納稅,造成了政府稅源的流失。廣建佛寺,大造佛像又浪費巨大,給人民群眾也造成了痛苦。開元二年(7XX年),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議,下令淘汰天下僧尼,強制還俗者達1.2萬余人。同年八月,玄宗還下令禁止新造佛寺,禁止民間鑄造佛像和抄寫佛經,并禁止貴族官僚與僧尼交往。這些措施都抑制了佛教勢力。
(四)興修水利,重視農業生產。開元年間,全國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著名者有蔡州新息縣的玉梁渠,灌田三十余萬畝,薊州三河縣的孤山陂,灌田二十余萬畝。據統計,玄宗執政期間,全國共建56個農田水利工程,相當于唐朝所修工程總數的20%以上。玄宗還在各地大興屯田,全國共有軍屯992屯,墾田面積達500萬畝左右。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各地官府倉庫里的糧食堆積如山。
(五)檢田括戶,限制土地兼并。針對武周以來均田制日趨破壞,土地兼并和農戶逃亡日益嚴重的情況,開元九年(721年),玄宗任命宇文融為勸農使,在各地大力檢括逃戶和籍外占田,經過幾年的努力,共“括得客戶凡八十余萬,田亦稱是”,唐政府對括得的客戶每丁稅錢1500文,只交戶稅,免其租調徭役6年,使之重新回到均田土地上去。這一措施既增加了政府收入,也對改變占田不均的情況,緩和階級矛盾,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六)重視教育文化的發展。開元年間,學校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玄宗下令:“天下州縣,每鄉之內,各里置一學,仍擇師資,令其教授。”據統計,開元時期,中央國子監所屬學校各科生徒及州縣學學生達6萬余人。自開元五年(717年),玄宗還令馬懷素、褚無量、元行沖等人負責,進行了大規模的圖書整理和編纂工作。史載:“藏書之盛,莫盛于開元,其著錄者,五萬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學者自為之書者,又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嗚呼,可謂盛矣!”唐玄宗本人還愛好音樂、詩歌和戲劇,征召李白、張遂等學者充當其學術顧問,給予優厚的待遇,對當時文化界產生了很大影響,也有力地促進了當時文化的發展。
因為上述各項改革,開元年間吏治清明,政局穩定,加速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教育文化的繁榮,成為唐王朝的鼎盛時期,史稱“開元之治”。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先看看課本上的一段材料:“貞觀之風,一時復振。”這是對唐玄宗前期統治的一種描述。請同學們根據剛才投影提供的材料比較一下:這個時期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幾點相同的地方?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
生甲:都善于任用賢臣,重視地方吏治。
生乙:都重視農業生產,都注意戒奢從簡。
生丙:唐玄宗統治前期和唐太宗統治時期都出現了中國封建時代著名的“治世”——“開元之治”和“貞觀之治”。
……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下課以后,搜集唐玄宗時期的各類故事,以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加深對課本所講內容的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經過唐玄宗的勵精圖治之后,唐朝盛世經濟的繁榮。
[板書]二、盛世經濟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