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開元盛世”
縱橫街道將城內劃分為一百零八個長方塊,由普通百姓居住,叫做里坊。里坊的排列很規整,看上去像圍棋的棋盤,如同白居易詩中所描繪的:“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里坊四周夯筑高大土墻,每面各一個門,形成對里坊內的十字街道。由十字街劃分的四個區內,又設十字街。這樣區分出來的各個區塊,都有一定的名稱,形成市內嚴密的管理體系。里坊坊門早晚的關閉,以鼓聲為準。傍晚鼓鳴之后,斷絕行人,大街上空空蕩蕩,夜間宵禁。
長安是一座寬容的城市,以她豪放博大的胸懷和兼容并蓄的精神,吸引各國學者、官員、商人、僧侶接踵而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并非詩人編織的夢幻,大明宮內的麟德殿,曾宴請過七十多個國家的客人,來唐的外國使者遍及歐、亞、非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百萬人口的長安,長期居住的外國人達萬家以上。
善于總結繼承,又做到兼收并蓄的唐朝,也為自身文化的發展帶來了契機。長安城由此產生了特有的都市文化。而且這種文化也影響到國外,比如日本。
[教師過渡]同學們,唐玄宗時長安的商業盛極一時,文化也欣欣向榮。達官貴人奢侈享樂。長安城的郊外,發掘出唐明皇幾乎每年都來游歷的華清宮遺址,清理出唐代的湯池、水道、水井等。但及時享樂,歌舞升平,未能掩蓋社會矛盾的激化,唐明皇對楊貴妃的萬般寵愛,也付出了極大的政治代價。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本課的最后一個問題——唐朝的衰亡。
[板書]三、唐朝的衰亡
[教師組織]唐朝的衰亡是從安史之亂開始的。下面請同學們來講一講與安史之亂有關的故事。
[學生講述](略)
[教師講解]唐玄宗統治后期,由于寵愛楊貴妃,重用李林甫和楊國忠,逐漸不理政事,再加上唐朝的兵制發生變化,日久生變,終于爆發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歷經八年,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唐朝一步步走向衰落。875年,唐末農民起義爆發,唐朝在這場農民大起義中走向瓦解。9XX年,被節度使朱溫所滅。
[課堂小結]
一、唐朝自618年建立,經過了貞觀之治、武周統治,到唐玄宗開元年間達到鼎盛,史稱“開元盛世”。安史之亂后,唐朝逐漸走向衰落。9XX年被朱溫所滅。
(這段話由教師向學生講清楚,使學生對唐朝政權的演變有一個明確的了解)
二、[投影顯示]
知識網絡:
[布置作業]
一、選擇題
1.下列哪項內容最能說明唐朝時絲織技術的高超
a.唐朝的絲織品品種很多
b.唐朝的絲織品顏色豐富多彩
c.身穿五件絲綢衣服,仍可透過絲綢衣服看見胸前的黑痣
d.唐朝的絲織品數量多
答案:c
2.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a.長安 b.洛陽
c.揚州 d.成都
答案:a
二、問答題
列舉唐玄宗時期唐朝農業發展表現。
參考答案:1.共修建了四十多處大型的水利工程;2.農耕技術有了很大發展,南方水稻廣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產量大大增加,江南地區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3.蔬菜有許多新品種,大都是從西域傳入的;4.茶葉生產在江南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飲茶之風在全國范圍盛行;5.發明新的農耕工具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