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
(2)寶瓶口的沙不能淘得過深也不能太淺。(3)每年維修時,要砌好分水魚嘴——因這里易被江水沖毀。
c、維修都江堰的具體做法。為了充分發揮都江堰的功效,保障都江堰工程的質量,李冰還建立了維修制度。每年進行維修,以除掉江中淤積的泥沙,對工程的薄弱環節和損壞部分進行修筑。時間選擇在每年的10月底霜降時節進行維修,因為這時岷江的流水量最小,最容易控制。李冰就抓住這一時期,組織民工進行搶修。在維修過程中,李冰還總結了維修的實踐經驗,提出了維修的六字口訣,這就是“深淘灘,低做堰”。意思是說在淘挖淤積在江底的泥沙時要盡量淘深些,以免河谷比較淺,流水量太小,難以滿足灌溉的需要;而修筑飛沙堰時,堰頂則盡量要修筑得低一些,以便在洪水季節能夠泄出比較多的水量,保證在玉壘山東岸的成都平原不出現洪水災難,使人民免除水患,邊上安定的生活。
第四組引言:我們組主要查找都江堰工程的作用,內容包括:(1)作用:灌溉、泄洪、天府之國 (2)環保(3)今天的啟示(大江截流)。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造福了當地的人民。2200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類,至今可灌溉土地千萬畝,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價值,成為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史最久的水利工程。所以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在XX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古代文化遺產”名錄。都江堰地點選擇恰當,工程布局合理,配套嚴密完整,修建就地取材,整個系統自流灌溉,用功省而效益大,當時條件那么艱苦,而人們還能造出規模這么大、效益這么好的工程,真偉大!此外,都江堰水利工程重在疏導,體現了古代先民戰勝自然、讓自然為人類服務的能力。我們充分感受到,我國古代人民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杰出的創造力。
從都江堰化水害為水利,我們應該明白人類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我們應該善待大自然,愛護大自然。如果人類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不去保護,最終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所以我們要樹立環保意識,盡自己的一分力,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去保護大自然,讓大自然為人類造福。
(二) 神奇的編鐘。我國先民的智慧和創造力除了在都江堰體現出來外,在音樂方面也可充分地體現出來。請大家欣賞音樂。你們知道這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嗎?出示題目:神奇的編鐘
本目用談話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老師:誰能介紹銅鐘的用途? 學生:它最早是周朝貴族在祭祀、宴會時使用的樂器。老師:怎樣演奏?學生:演奏時用小槌或木棒敲打而鳴,音色清脆洪亮。老師:什么叫編鐘?學生:幾件形狀相同、大小不一的銅鐘組合成一套,稱為編鐘。老師:編鐘的藝術魅力是什么? 學生:它有音區之分,可以采用和聲、復調以及轉調的手法演奏樂曲。老師:請同學們將自己做的編鐘模型與古代能發出聲音的編鐘對比,考慮為什么說戰國的編鐘是神奇的編鐘,它神奇在哪?學生:一個銅鐘奏出兩種不同的樂音,太神奇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挖掘出后仍音域寬廣,音色優美!老師:編鐘到底是怎么演奏的?你能找出日常生活中能夠敲擊出聲的東西,進行簡短演奏嗎?
最后,強調一下當時我國的音樂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3、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從哪幾個方面感受到了先民的智慧與創造呢?造福千秋的都江堰;神奇的編鐘。我們以前還學過雄偉的長城;能工巧匠魯班等,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先民的高度智慧與巨大的創造力,所以說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和充滿智慧的民族,這種品質一定能在我們這一代身上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