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 光 教案
第一單元 光
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光的傳播》、《鏡子》、《彩虹》和《光與生活》四課!豆獾膫鞑ァ芬髮W生通過實驗了解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和小孔成像的原理,會自制簡易照相機。鏡子能使光拐彎,用鏡子可反射光,從鏡子里看到的物體的像與實物是對稱的,也是相反的。用兩面鏡子組合起來,從中看到的像是物體反像的反像,因而與實物是一致的。利用光會拐彎的性質可制作潛望鏡。鏡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彩虹的光的折射現象。光透過不同的介質時也會拐彎。太陽光的折射會使光分解成彩色的光帶,形成彩虹,一般在雨后初晴空氣比較潮濕的條件下可以看到,在陽光下噴霧也能使彩虹再現。光和任何事物一樣,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太陽光可以照明,發出熱量,使萬物生長,幫人們做事,但太陽光也能傷害人們的眼睛,或使皮膚灼傷,還會產生光污染。因此我們要想辦法充分利用太陽光,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光的危害。比如開發利用太陽能,太陽能發電裝置和 太陽能熱水器就是實例。
第一課時 光的傳播
教學內容:教材1-5頁。
教學目標: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了解小孔成像原理,會自制簡易照相機。
教學用具:軟管、蠟燭、小孔成像裝置簡易照相機等。
教學過程:
欣賞導語,讓詩一般的語言帶我們走進課堂:星星眨著俏皮的眼睛,太陽送來無盡的光明。這來自遠方的光,走的是一條怎樣的路徑?雨過天晴為什么常見彩虹的身影?是否有了光才會有這繽紛的美景?
引入新課:光與人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沒有光,世界一片漆黑,沒有光,萬物死氣沉沉,沒有光,我們無法生存。同學們,你們知道光是怎樣傳播的嗎?今天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
新課講授:
活動1 :用彎曲的管子能從一端看到另一端嗎?(讓每個學生都試試)
活動2:光線打靶游戲(看圖回答問題)
光從b孔射入,能照到幾號靶?
把中間檔板上的孔擋住,光還能照到靶上嗎?(通過實驗讓學生得出結論)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要想將光從a孔照到1號靶,說說你的辦法。(討論,實驗)
實驗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板書結論)。
活動3:用小孔成像實驗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點燃蠟燭時告訴學生注意用火安全)。調整光屏位置,使蠟焰的像清晰地出現在光屏上。并讓學生仔細觀察像的形狀、位置、大小,引導學生發現像是倒立的,用所學知識畫圖解釋這種現象。
拓展:用簡易照相機照相,說說怎樣能使成像效果好。
活動4:到“小學科學網”查找有關小孔成像的資料。
作業:自制簡易照相機。
課后反思(制作簡易照相機的技巧):
小孔不能太大,不然像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