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 太陽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教案
人類直接利用太陽能,在遙遠的古代就已經開始了。但是在工農業生產中,大規模的利用太陽能的歷史才不過三十年左右,尤其是近十幾年來嚴重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使人們更加重視太陽能的利用了。
太陽以光輻射的方式不斷地放出大量的光和熱。據估計,每秒鐘到達地面的太陽能大約有八十億千瓦,相當于現在全世界發電量的幾萬倍。因此,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種巨大的天然能源.
我國幅員遼闊,地理位置適中,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全國三分之二的面積全年日照在兩千小時到三千小時,日照強度比較高。比如西安地區,每年平均日照達2700小時左右,太陽日照強度每年每平方米大約為140萬大卡,每平方米面積每年得到的太陽能量相當于200公斤標準煤。因此,我國利用太陽能的自然條件是比較好的。
太陽能的利用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光利用,二是熱利用。
光利用,就是把太陽的光直接轉變成電能,也叫光電轉換。目前使用比較多的光電轉換電池有硅電池、硫化鎘電池和砷化鎵電池等。它們是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光敏效應,直接把太陽光轉變成電能的。只要有太陽照射,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發電,因此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尤其在用電量不大、供應條件比較困難的地方,更能顯示出太陽能的優越性。光電池最初主要應用在空間人造衛星上,現在已逐漸應用于地面和海洋。
熱利用。太陽能熱利用范圍很廣,已從人民生活發展到工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主要表現在太陽灶、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干燥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