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四年級科學人體的司令部教案
(4)為什么腦袋大不一定就聰明?
一般說,大腦皮層的細胞數量多,智力就高。人的大腦中有許多溝回,增加大腦皮層的表面積,也增加了腦細胞。腦袋大不一定腦細胞就多,因此也就不一定聰明。
(5)為什么年輕人的記憶力特別好?
一件事在大腦皮層上引起過興奮現象,建立起條件反射,就算記住了。人在年輕時,條件反射容易建立,又容易鞏固,所以記憶力特別好。
(6)人到老年記憶力會減退嗎?
隨著人的年歲增大,因工作一般比較繁多復雜,建立起的條件反射不易鞏固,就變得健忘了,老年人更是這樣。
(7)為什么需要花時間學習、練習?
一個人可能有非常強健的骨骼、健康的關節和有力的肌肉,但他不一定擅長運動或其他技能活動。骨骼、關節和肌肉必須在腦的控制下統一工作。腦就像一個“司令部”,它告訴你的身體應該運動哪塊肌肉,什么時候動,以及動多長時間。只有這樣才能讓你的動作順利、迅速、準確、平衡和協調地完成。而腦必須先學會新動作,才能讓神經把命令信息迅速傳遞給肌肉,使肌肉牽動,完成動作。所以你要集中精神學習,還要花時間練習,不久你的動作就會變得容易、協調多了。學習知識,解開問題也是一樣的,只要經常練習,經常接觸,就會容易很多。
2.引導
在做游戲的時候,有同學能接住 老師拋過來的球,有的同學因為沒反應過來就沒能接住了球,這是為什么?
3.問題
在這個游戲中,是大腦在指揮你作出反應。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反應較快,有的人反映相對來說較慢。怎么才能知道你的反映有多快呢?你能想到好辦法嗎?
4.討論
小組討論,并提出研究方案(師生對方案進行點評)。
5.任務
兩位同學合作,用尺子測試對方的反應速度。測試方手持尺子放置在被測試方的手上方,尺子的零刻度朝下,與被測試者的拇指、食指持平,測試方在不給任何提示的情況下,突然松手,讓尺子自由落下,看看被測試方能否及時把下落的尺子捏住,并記錄所捏尺子的刻度。互換角色,比一比誰的反應快。(教師一定要找學生出來作該實驗的示范)
(1)同位同學相互試驗。
(2)填寫實驗報告。
6.歸納
在這個實驗中,你知道什么是刺激,什么是反應嗎?
三、活動二:你摸到的是什么?
這個活動要預先準備一些日常物品和一些不常見的物品,物品的種類可以多種多樣。
首先,讓學生用布條把眼睛蒙上,然后用手摸物品(包括常見的和一些稀奇的),根據學生以往積累的經驗,要求把觸摸到的物品特征用語言描述出來,同時還要猜測該物品的名稱,并與其他同學交流,談談自己判斷的依據。
我們的大腦控制著我們的一切活動,如控制著我們的肌肉運動、感覺、語言、閱讀、視覺、聆聽等,甚至控制著食欲、思考、記憶、審美、情感等,總的來說,大腦就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指揮部”。
腦位于顱內,是由4個主要部分組成的。它們分別是大腦、中腦、小腦和腦干。大腦是最大的部分,被一條縱裂分為兩個半球,左半球控制人體右半側的活動,右半球控制人體左半側的活動;中腦保留對發生的所有事情的記憶,了解你清醒、休息和睡眠時的狀態;小腦維持平衡、協調肌肉與姿勢;腦干上承腦部,下接脊髓,控制心跳、呼吸和進食。
人有時會突然打噴嚏、咳嗽、打嗝、抓癢、突然聽到聲音驚跳起來……所有這些都叫做反射動作,幾乎不需考慮就做出來了。反射動作是身體保護自己的一種快速、安全的方式,不需要你做什么準備。產生反射的身體部位看起來就像是“自動的”一樣,不用腦部的思維中樞下命令。發生反射時,你可能正在想別的事情,有時你甚至根本沒注意到這件事,直到動作結束了,你才意識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