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
(1) 學生分小組觀察蝸牛或螞蟻。
(2) 邊觀察邊記錄。
(3) 學生匯報。
5. 課堂延伸
問:動物還有哪些運動方式?
6. 課后延伸
收集各種動物運動方式的資料并觀察你所看到的動物怎樣在運動。
4 動物的防御
教學目標
1、知道環境對動物形態、生活習性等多方面有影響。
2、知道一些動物適應環境、防御敵害的特點。
3、能用簡單的測量工具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并作簡單記錄。
4、能通過觀察、查閱書刊等多種途徑獲得對動物防御敵害特點的認識。
尊重證據。
教學準備
1、紅、黃、草綠三色的條形塑料片每組10個,秒表每個小組一塊。
2、刺猬、蝸牛等小動物。
3、學生自帶(或教師準備)各種動物防御敵害的書籍。
教學過程
1、用秒表定時計時的方法,在實驗之前教師要通過示范、反復練習使學生掌握。
2. 觀察刺猬、蝸牛在危險的環境中的身體反應的活動,小動物的選取不必拘泥于刺猬。因為雖特點鮮明,但不易準備。這里只要是能利用身體特點防御敵害的小動物都可以。
3. 學生通過查閱書刊獲取知識,書籍的來源可以是教室的圖書角,也可以由教師準備或學生自帶。
5 動物的繁殖
教學目標
1、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過程是不一樣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過程的復雜多樣。
2、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3、能列舉常見的幾類動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4、體驗科學探究中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
5、喜歡大膽想象;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
1、小組觀察用放大鏡、盤子;各種常見卵生動物的卵。
2、各種胎生小動物誕生時身體反應的圖片。
教學過程
1. 教師要能保障為學生提供各種常見的卵生動物的卵,如青蛙卵、蟾蜍卵、蠶卵等等;并營造這些卵的成活環境,便于學生觀察。教材將本單元安排在春季進行,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2. 學生的已有經驗是學習本課的基礎,比如,對于胎生和卵生的認識,對動物繁殖習性與生活環境的認識,他們不是一無所知,教師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必要時加以引導。要發揮學生的大膽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及后續的交流討論活動時,問題的指向性要明確,以便使學生活動的目的更清晰,流程更順暢。
4. 關于課外觀察雞孵化小雞的活動,目的是了解動物的生命過程,具體選擇什么卵生動物來觀察它的孵化活動,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環境來確定。建議一般可選觀察蠶卵的孵化過程。
6 多彩的生命
教學目標
1、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過程是不一樣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過程的復雜多樣。
2、能應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象作假設性的解釋。
3、能區分什么是假設,什么是事實。
4、能通過整理記錄形成綜合性認識。
5、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并用一定的方式贊美自然美;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
1. 蠶和鳳仙花一生經歷的各階段的圖片。
2. 狗尾草、橘樹、黃瓜、銀杏樹、苔蘚、蕨等植物的生命過程各階段的圖片和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1. 對于動物一生經歷的各階段的觀察討論,以扶為主,要體現教師的指導作用:問題的指向性,具體性;討論交流的引導;適當的解釋說明;梳理認識的及時、細致地牽引。對于植物一生經歷各階段的觀察與討論要以放為主,在前面已有的方法的基礎上,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也要提供必要的資料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