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
3. 考察水域周邊人類生產生活情況的資料,如:城市地圖、環境報告、新聞報道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 地球是太陽系內唯一有生命的星球,知道這是因為什么嗎?
2. 水是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水儲存在什么地方?
3. 江、河、 湖、 海等自然界儲存水的地域,我們把它叫做自然水域。
4. 我們生活的地區有哪些自然水域?這些自然水域受到污染了嗎?
二、制定調查計劃
1. 實地考察可以使我們獲得真實可靠的證據,說明自然水域是否受到污染。
2. 小組討論制定考察方案
3. 匯報交
(1)考察的目的是什么?
(2)考察的方法有哪些?
……
4. 教師指導完善方案
(1)我們要考察那些項目?(水域周邊環境. 水的氣味. 水的透明度. 漂浮物名稱. 水生物名稱等)
(2)為什么要考察這些項目?
(3)如何記錄?指導學生使用67頁表格。
(4)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和考察的步驟方法。
第二課時
一、交流
通過考察,大家發現了哪些污染自然水域的現象?
受到污染的水域里的水適合人類和其他生物使用嗎?
自然水域遭受污染后對生物和人類有什么影響?
二、討論
你們認為自己調查的水域中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
指導學習67頁關于污染自然水域的途徑的文字。
教師提供考察水域周邊生產生活情況的資料
結合以上資料,再次討論“你們認為自己調查的水域中造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并將討論結果寫在書上。交流討論的結果。
23 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
教學目標
1.經歷調查生活環境污染和治理情況的活動,學習一些考察自然環境的方法。
2.了解生活的環境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
3. 認識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賴于環境,又影響環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
4.通過考察生活環境的變化,形成自覺的環保行為和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觀看課前準備的影像或圖片資料
2. 這樣的情況在你生活的地區存在嗎?
二、確定調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