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
一根牙簽和一張餐巾紙埋在同一個花盆中,定期給花盆中的泥土澆水,保持盆內泥土的濕潤。每隔1周挖開泥土觀察并記錄(64頁表格)一次它們的變化,持續觀察1個月
5. 各小組制定考察計劃。明確分工,明確實驗方法. 實驗地點等
第二課時
一、交流
1. 各小組在實驗之后有什么發現?
2. 介紹:塑料制品在自然條件下大約需要200~4xx年才可以像木制牙簽和餐巾紙一樣被分解掉。當它們被埋在地下,會妨礙植物的生長;當它們飄散在四周,會丑化環境,如果被動物誤食會使動物死亡;當它們被隨意焚燒,會釋放有毒氣體污染空氣。由于廢舊塑料制品多數是白色的,所以它們又被稱為“白色污染”。
二、正確使用塑料制品
1. 我們的生活中可以不用塑料制品嗎
2. 在塑料制品的使用上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3. 怎樣正確處理被使用過的塑料制品?
三、正確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
1. 我們需要付出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改變目前塑料制品對環境的危害。那么,像方便筷.
牙簽這樣使用后不會對環境造成很大污染的一次性木制品,是不是就可以隨意使用呢?(1m³木材可生產13000雙方便筷,目前我國一年消耗約260億雙木筷,大約需要200萬m³木材)無節制的使用這些一次性的木制生活用品會造成什么后果?
2. 討論: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我們該不該用?應該怎么用?
22 水域的污染與保護
教學目標
1. 經歷調查生活區域內水域污染的活動,學習一些考察自然環境的方法。
2. 了解自己生活環境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培養關心家鄉環境的意識
3. 形成自覺的環保行為和意識。
教學準備
1. 教師要對學校周邊的水域名稱,分布進行前期調查。保證安全、有效的帶領和組織學生考察自然水域。
2. 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能力、住處等)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分組,保證考察活動能夠得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