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
2. 學生熟知的蠶和鳳仙花的生命各階段的學習教師可提供圖片,加強直觀印象。
3. 植物一生各階段的學習,教材并沒有提供它們各階段的形態(tài)圖片,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觀察的現(xiàn)象作假設性的解釋,但學生的解釋并非事實,教師應給予學生適當?shù)膸椭?br>自由研究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螞蟻在運動時六條腿移動的特點。
2、能夠想辦法研究螞蟻的運動特點。
3、知道不同的問題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4、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
5、能想辦法解決在觀察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6、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7、愿意合作與交流。
教學準備
各組研究用的螞蟻,放大鏡、白紙、墨水、紙巾、棉簽、細沙、水等材料。
教學建議
1. 教師在學生自由研究活動中的角色定位很重要,主要是為學生提供各種服務,包括學生必備的和可能會用到的器具,學生對操作流程不明確處的解釋說明和學生在研究中實在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方法的指導等等。另外,教師還要有效地組織各組的活動,使研究活動能順利的完成。
2. 活動記載怎樣填寫,教師在研究之前應使學生明確,每個部分填寫的內容及相關要求。教材的活動提示很具體,是指導學生展開研究的依據(jù),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和明確。
3. 自由研究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那么,小組的活動是否有效率,小組長在其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教師應重點關注小組長在各組的組織。
五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的:
本單元教學的目的在于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研究植物的繁殖和移栽的興趣和實踐科學研究的方法,豐富學生關于植物的經歷。能在教師引導下逐步制定明確科學調查的步驟并組織實施科學調查活動,從而知道科學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二、教學要求:
1、能整理對植物繁殖方式的了解并進行交流。
2、學會用桿插的方法繁殖植物,對植物桿插后的生長情況進行跟蹤記載,能根據(jù)記載對比不同的方式對植物繁殖造成的影響。
3、知道什么是嫁接、靠接,掌握植物的方法。
4、了解植樹造林對于我國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知道相關的林業(yè)法規(guī)和紀念日,養(yǎng)成從小關心環(huán)境的良好意識。
5、認識現(xiàn)代先進的技術手段在繁殖動、植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影響。
三、教學重點:
通過仔細觀察蒲公英的種子,了解其種子結構的特殊性,認識蒲公英的繁殖方式,從而進一步分析植物繁殖過程中運用的科學原理。
四、課時安排:
7 植物的繁殖 2課時
8 莖繁殖 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