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和數(shù)的運算
(5)乘法分配律:(a+b)c=ac+bc
小結: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可以省去許多文字敘述,字母又能代替各種數(shù)。要注意在一個式子中同一個字母表示的數(shù)要相同。
5.用字母表示公式、法則。
(1)說一說,以前學過用字母表示的圖形周長、面積、體積公式。
長方形:c=(a+b)×2 s=ab
正方形:c=4a s=a2(或a·a)
長方體:s表=2(ab+bc+ca) v=abc
正方體:s表=6a2 v=a3
(2)用a、b、c表示三個自然數(shù),那么同分母分數(shù)相加的計算法則可以寫成 + =
練習:看書98頁以及完成該頁的“做一做”第1、2題
二、簡易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并舉例說明。
(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根據(jù)這個意義,那么,方程要具備兩個條件(a)必須含有未知數(shù);(b)必須是一個等式來判斷,兩者缺一都不是方程。)
2.什么叫方程的解、解方程;這兩者一樣嗎?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它是一個值(數(shù));求方程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練習:下面說法正確嗎?如果是錯的,該怎樣說才正確。
(1)方程就是等式。
(2)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3)方程的解就是指所有計算的結果。
(4)計算過程都叫做解方程。
3。列方程解文字題。(要求學生用方程解題,解答后再講評。)
例:一個數(shù)的 比這個數(shù)的25%多10,這個數(shù)是多少?
小結:用方程解文字題一般是根據(jù)題目里的數(shù)量關系順著思考,當所求的數(shù)沒有直接用x表示時,要設所求的數(shù)為x,后把文字敘述題“翻譯”成等式(即方程),順序一般不要變動;列出方程后再按照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99頁兩個“做一做”的四小題題目。
2.練習二十一的第l、2題。
四、課內外作業(yè)
1.練習二十一的第3、4題。
2.練習二十一的第5題。
板書設計:
教后感: